“瞧,咱們礦倉清理用上‘高科技’啦!”
在金川鎳鈷選礦廠二選礦車間,崗位職工郭金城手持遙控器,指尖輕撥間,現場的機械臂靈活、精準執行動作。他滿臉自豪地向工友演示介紹新“搭檔”——由金川鎳鈷選礦廠聯合科研團隊研發的“半自磨儲料緩沖倉遠程清理系統”。

日前,國內首創選礦緩沖倉遠程清礦系統技術在金川鎳鈷選礦廠11000噸/日選礦系統正式“上崗”,這套“鋼鐵俠”徹底改寫了人工近場作業的歷史。
過去,半自磨儲料緩沖倉清礦作業粉塵濃度高、設備噪音大,現場存在火車交叉作業的情況,且傳統機械臂效率低,易導致卸礦延誤。2024年9月,金川鎳鈷選礦廠啟動“半自磨儲料緩沖倉遠程清理系統”研發項目,推進高溫差、高海拔復雜工況下的遠程操控技術攻堅,構建“遠程駕駛艙+智能機械臂+全流程數字監控”一體化解決方案,全力破解“老大難”問題,開啟“人機隔離、本質安全”的智能化作業新模式。
半自磨儲料緩沖倉遠程清理系統以三大顛覆性創新實現生產力質的躍升。首創“視距操控—遠程駕駛艙”雙模智能控制體系,配備大尺寸工業級沉浸式操作終端,融合電子手柄、智能座椅等設備,構建零延遲操控場景,并開發自適應控制算法,通過多體動力學仿真優化機械臂軌跡,清礦效率提升40%。積極推進智能裝備性能革命,研發加強型液壓機械臂,采用高強度合金材料與多自由度關節設計,作業半徑擴展40%,響應速度提升60%,并集成360°全向移動行走小車,定位精度達±2cm,實現緩沖倉全區域覆蓋。同時,部署全景視頻監控,實現作業區域無死角覆蓋;開發智能預警模塊,集成粉塵濃度、設備狀態、人員定位等12項核心監測指標,構建三級應急響應機制,故障自診斷準確率達95%,應急處置效率提升60%,實現“人員零接觸高危場景”,從根源上消除粉塵、噪音等職業危害及交叉作業風險,推進安全系統重構。

作為國家“礦山智能化升級”政策的實踐范本,半自磨儲料緩沖倉遠程清理系統的投用使安全管理從“被動防控”轉向“主動預判”,樹立行業安全新標桿;將單臺設備年清礦作業時長縮短500小時,礦倉卸礦效率提升10%;構建起“數據采集—智能決策—精準執行”的閉環管理體系,推動選礦流程數字化覆蓋率提升,為智慧礦山建設提供底層架構參考,從安全本質化提升、效率革命性突破、管理數字化轉型三大維度的推動生產力革新。
選礦緩沖倉遠程清礦系統技術的突破,標志著金川鎳鈷選礦廠在11000噸/日半自磨系統中率先實現清礦作業全流程遠程化,對于選礦行業智能化相關領域的技術進步和科技創新具有推動作用。其價值不僅在于單一場景的效率提升,更在于構建了可復制的新質生產力標準體系,讓金川選礦在行業智能化、智慧化發展的浪潮中保持領先的技術優勢,引領行業發展。
金川鎳鈷選礦廠通過“需求洞察—技術攻堅—生態構建”的創新閉環,以“智改數轉”破解制約安全與效率的問題,為行業提供“技術創新有高度、場景落地有深度、價值創造有厚度”的轉型樣本,以持續的技術突破,在發展新質生產力的賽道上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