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2016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天津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開幕式并致辭。

李克強在致辭中說,經過多年的快速增長,中國經濟進入了新常態。面對持續較大的經濟下行壓力,我們沒有搞“大水漫灌”式的強刺激,而是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大力推進結構性改革,著力培育新動能,改造提升傳統動能。這幾年,保持了經濟的穩定增長,經濟的增速居世界主要經濟體的前列,而且結構調整取得了積極進展。
今年以來,在世界經濟增長繼續放緩的背景下,中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保持在合理區間,的確來之不易。今年一季度經濟增長6.7%,進入二季度以來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夏糧有望再獲豐收,工業企業效益回穩提升,服務業較快發展,市場銷售平穩增長,CPI基本穩定、PPI降幅收窄,能耗強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繼續下降。特別是就業保持穩定,1-5月城鎮新增就業人數就達到577萬人,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的58%;5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02%,這幾年一直保持在這樣一個水平。
當前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宏觀政策也將保持連續性和穩定性。同時將繼續創新宏觀調控方式,加力增效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靈活適度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把資源更多地引向有利于補短板、增后勁、上水平的領域,引向有利于促進轉型升級的領域。在調整轉型時期,中國經濟增長短期難免有起伏波動,傳統的數據會有這樣那樣的變化,但是也要看到,新經濟的成長帶來的新變化還有許多不在我們視野之內。我們通過推動結構調整來促進結構轉型,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國經濟不會“硬著陸”,今年能夠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
中國經濟正處于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我們將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在適度擴大總需求的同時,堅定不移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抓好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推動發展從過度依賴自然資源向更多依靠人力資源和創新驅動轉變,使中國經濟持續保持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
我們將全面深化改革推動經濟轉型升級。改革依然是我們發展的強大動力,積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我們當前的重要任務。中國經濟發展面臨結構性的矛盾,供給和需求兩側都有,主要在供給側,我們要用改革的辦法推進結構調整,減少無效和低端的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的供給,這既有利于經濟轉型,也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其中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淘汰嚴重過剩的產能,重點是抓好鋼鐵、煤炭等困難行業去產能,主要是運用市場化和法治化手段,嚴格環保、質量、安全等標準。去產能最大的難題是人往哪里去,企業要采取多種措施使職工轉崗不下崗,中央和地方政府都要對職工分流安置給予必要的支持。產能過剩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我們將主動采取行動去產能,這本身就表明中國是負責任的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