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補連塔選煤廠通過挖掘原煤分級篩剩余能力,將二段篩分改造為三段篩分,進行預先脫粉,創經濟效益260多萬元。
所謂預先脫粉,顧名思義就是在原煤入洗時,先將粉末狀的末煤預先脫去。可是,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原來補連塔選煤廠2-2煤全入洗時,煤泥量相對較大,導致煤泥水處理系統設備壓力大,藥劑消耗量高,設備長期運轉導致電耗升高。為保證2-2煤混煤煤質,現行辦法是將2-2煤的煤泥摻入1-2煤混煤中,這樣不僅降低了1-2煤混煤發熱量,而且兩套系統的煤泥同時摻入1-2煤混煤中,煤泥量太大,容易造成1-2煤系統混煤上倉膠帶機溜槽及配倉刮板機出料口堵塞而影響兩套系統的正常生產。
針對這一情況,該廠對2-2煤4臺原煤分級篩進行改造,挖掘設備的富余能力。該廠將篩機入料端的三排篩板改由25mm改為8mm篩孔,篩下增加溜槽連接混煤上倉皮帶,將原來的兩段篩分改為三段篩分,從而實現預先脫粉,改造后小于3mm粒度的末原煤產率由43.9%降低到36.9%,降低了7%。

通過改造,混煤水分降低0.05%,發熱量提高約4kcal/kg,銷售價提高0.28元/噸,增加收入約200萬元。另外,還能減少了入洗煤泥量,從而降低了煤泥水處理設備的運行時間,每年還能節省電費約6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