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由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委托內蒙古科技大學籌建,由中科院院士沈保根,內蒙古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校長李保衛等來自中科院、上海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等科研機構、高校的專家、學者共同組成的“白云鄂博稀土礦資源綜合利用”專家咨詢委員會在內蒙古自治區白云鄂博礦區成立,并同期舉行第一次會議開展主題研討。內蒙古包頭市委副書記、市長杜學軍,環保部固體廢物管理中心主任姚衛華,內蒙古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吳蘇海,包頭市政府秘書長郭甫欣出席會議。
杜學軍代表包頭市委、市政府對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成立表示祝賀。他強調,豐富的稀土資源是包頭市未來發展的最大優勢,稀土產業發展潛力巨大。如何把稀土資源利用好,包頭市第十二次黨代會提出要實施“稀土+”發展戰略,建設全國稀土新材料、高端應用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示范基地。專家咨詢委員會的成立,無疑是邁出了非常堅實的一步。
杜學軍說:“必須依靠和全力以赴抓科技創新,在充分利用本地稀土研究優勢的基礎上,積極搭建開放型的科研和市場對接平臺,引進和吸收先進科研成果,延伸稀土產業鏈條。要借助此次國家級、自治區級研究院落戶白云鄂博礦區的良機,不斷提高白云鄂博稀土資源綜合利用率,推動稀土產業做大做強。下一步我們要加大落實國家、自治區鼓勵科技創新相關政策的力度,創造良好政策環境,吸引和留住國內外稀土研究和應用人才,與我們一起發展稀土產業。”
當日,白云鄂博礦資源綜合利用聯合研究院、白云鄂博共伴生礦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白云鄂博礦多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項目在白云礦區開工建設,沈保根、杜學軍等為項目揭牌。
據介紹,該項目是《當前國家重點鼓勵發展的產業、產品和技術目錄》第十五條有色金屬中稀土應用類國內投資項目,總投資3億元,總占地面積5.5萬平方米,包括稀貴金屬綜合利用研發試驗室、三條規?;x礦中試生產線、內蒙古高校教學實習基地等建設內容。該項目的實施,將加快推進技術成果轉化,綜合利用白云鄂博礦中鈮、鈧、螢石等資源,進行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還將進一步提升包頭地區乃至內蒙古自治區稀貴金屬產品競爭優勢,改善當地環境,帶動我國稀貴金屬新工藝、新技術、新產品、新材料等領域的迅猛發展,具有很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