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業振動篩性能不斷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維修)。單機價格不斷下降。平均單機價格從1991年的10.3萬美元降至2003年的45萬美元。
(2)振動篩機械結構向模塊化、可重構化方向發展。例如,關節模塊中的伺服電動機、減速機、檢測系統三位一體化,由關節模塊、連桿模塊用重組方式構造振動篩整機。國外已有模塊化裝配振動篩產品問世。
(3)工業振動篩控制系統向基于個人計算機的開放型控制器方向發展,使之標準化、網絡化。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趨小巧,且采用模塊化結構,大大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維修性。
(4)振動篩中的傳感器作用日益重要,除采用傳統的位置,速度、加速度等傳感器外.裝配、焊接機器人還應用了視覺、力覺等傳感器,而遙控振動篩采用視覺、聽覺、觸覺等多傳礴器的融合技術來進行環境建模及決策控制。多傳感器融合配置技術在產品化系統中已有成熟應用。
(5)虛擬現實技術在振動篩中的作用已從仿真、預演發展到用于過程控制,如使遙控振動篩操作者產生置身于遠端作業環境中的感覺來操縱振動篩。
(6)當代遙控機器A系統的發展特點不是追求全自主系統,而是致力于操作者與機器WJA機交互控制,即遙控加局部自主系統構成完整的監控、遙控操作系統,使智能振動篩走出實驗室進入實用階段。美國發射到火星上的振動篩“索杰納”就是這種系統成功應用的最著名實例。
(7)振動篩化振動篩機械開始興起。從1994年美國開發出“虛擬軸機床”以來,這種新型裝置已成為國際研究的熱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