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結束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上,習近平主席在演講中鄭重承諾,中國將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持續發展,為“一帶一路”注入強大動力,為世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這再次表明,中國不僅是“一帶一路”建設的倡議者,更是負責任的參與者、有擔當的行動者。

但值得注意的是,我們要意識到發展“一帶一路”與全國各地、各行各業休戚相關,這對政府、企業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那么,“一帶一路”對于礦山破碎篩分以及砂石骨料行業來說意味著什么?又將如何促進“一帶一路”持續發展?

“一帶一路”將極大拉動砂石骨料行業需求與機遇。
“一帶一路”沿線總人口約44億,經濟總量約21萬億美元,分別約占全球的63%和29%。無論從人口總量還是經濟總量上來說,都孕育著巨大商機。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為加快提升我國與周邊國家交通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水平,形成區域交通運輸一體化,交通運輸是優先發展領域。“一帶一路”沿線60多個國家大多是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多數處于經濟發展上升期,無論是從國內需求或是未來區域經濟合作的角度分析,這些國家對于基礎設施建設的需求均極其旺盛,按照規劃,未來10年間基礎設施投資將會達到50億人民幣,因此基礎設施建設也是“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著眼點,隨著“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基建項目的落地實施,大量的基建計劃和項目,極大拉動了砂石骨料的需求,為砂石市場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活力,砂石骨料行業將迎來大機遇!砂石骨料的需求達到一個新的高度,砂石骨料行業要緊抓這個大機遇,加快行業發展的步伐,助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項目合作建設!
就基礎設施而言,鐵路、航運等交通設施是重要的先行者之一。中國交通運輸部此前發布消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3年多來,中國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政府間國際道路運輸便利化協定》《中國—東盟海運協定》等130多個雙邊和區域運輸協定,涉及鐵路、公路、海運、航空和郵政等多個方面,各項建設取得了積極進展。
“一帶一路”實施以來,我國國際合作的主要項目:
中老鐵路
中老鐵路由國內段昆明至玉溪、玉溪至磨憨段與老撾境內段磨丁至萬象鐵路組成,昆明至玉溪段年內即將開通;玉溪至磨憨段正加緊建設,其北起玉溪,南至中老邊境口岸磨憨,正線全長509公里,設計速度為每小時160公里,為國鐵Ⅰ級電氣化鐵路;老撾境內段磨丁至萬象鐵路全長418公里,已于去年12月在老撾首都萬象舉行奠基儀式。
中孟友誼七橋
其全稱為阿斯瑪特·阿里汗橋,位于孟加拉國巴里薩爾大區馬達里普市東郊,路線全長4.96Km,主橋卡茲爾特克大橋694.16m,寬13.3米。項目建成后有效縮短了孟西南地區至吉大港的運輸距離。這是中國政府應孟加拉政府要求進行的援建項目。該項目位于孟西南地區馬達里普縣阿里爾坎河,橋梁全長696米,工期30個月,工程進展順利。
中緬鐵路
中緬國際鐵路起點為中國云南省昆明市,終點為緬甸最大城市仰光。按照規劃,昆明至仰光鐵路全長約1920公里,中國境內段昆明至瑞麗鐵路全長690公里。據云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提供的資料,目前昆明至瑞麗鐵路已建成長350公里的昆明經廣通至大理段,規劃昆明至大理段在2010年以前改造為復線鐵路;新建大理至瑞麗鐵路長340公里,預計投資100億元,目前已經動工建設。
“一帶一路”戰略在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產業發展方面將會給砂石骨料行業帶來巨大發展機遇。“一帶一路”不是中國一家的事,而是各國共同的事業;不是中國一家的利益獨享地帶,而是各國的利益共享地帶。“一帶一路”建設不斷豐富和完善“一帶一路”的理念、構想和規劃,集思廣益,群策群力,以高品質的礦山破碎篩分設備迎合“一帶一路”建設,共同建設利益和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