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紛紛加入‘撿破爛’的行列,變廢為寶、物盡其用。”8月15日上午,皖北煤電錢營孜礦機修廠舊改現場,正在更換皮帶欄板膠皮機修組長王琳笑瞇瞇地說。他身旁的鐵籃里,放的都是用舊皮帶加工而成的墊子,周邊的欄板也全部采用廢舊皮帶制成,具有很好的耐磨性和密封性。“不僅獲得最佳使用效果的同時,也節約了不菲的膠皮備件費用。”
錢營孜礦機修廠既是創效主體,又是成本消耗大戶。從采煤到掘進,從機電到選煤,這個廠負責全礦價值10多億設備修理,有各類規格綜采系統有3個型號,綜掘機有5套,每年更換下來的廢舊支架、皮帶、膠皮管等不計其數,這些“破爛”只要用心整修,就能再派用場 “擠出”效益。
“這些舊皮帶用于頂板完好的巷道支護,完全能夠勝任。”在錨網鋼帶加工現場,機工馬君正與幾位師傅將廢舊皮帶進行修邊、去毛頭、裁剪等處理后,再隔1米打一個方孔。一邊加工好的幾百條錨帶,擺放整齊。“僅這一項,每年可為企業減少投入200多萬元。”
近年來,錢營孜煤礦建立健全了坑代品的回收和復用考核機制,推行設備維修費用包干制,機廠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大大提高了自修積極性。在錨桿機維修車間,維修工鮑文將從掘進機換下來的廢油進行沉淀、過濾后,用于錨桿機潤滑。鮑文介紹,掘進機比較“嬌貴”,使用的是高標號液壓油,使用幾個月后便成為“廢油”。而錨桿機用的是低標號的液壓油,他們通過對比兩種液壓油的各項參數及潤滑效果后,把掘進機換下的廢油去水、過濾雜質后,用于錨桿機潤滑效果非常好,每年節省一筆費用,杜絕了廢油對環境的污染。
在綜采支架維護現場,技術員王特特正在對修復好的膠管,進行壓力測試。王特特介紹,由于支架壓力大,更換好的膠管承壓性十分重要,每個膠管都要測試,不能滿足生產要求的,杜絕入井。
“人人都是‘破爛王’。手邊的廢舊物料進行修舊利廢,就能節約一大筆費用。省下的就是賺到的,就是在為錢營孜礦創造效益。”礦機修廠廠長任偉說,“前7個月,機修廠工人們撿破爛增收350多萬元,相當產煤7500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