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訊 將一棵直徑約30 厘米、長約6 米的樹干放入料斗,幾分鐘內便被“吃光”,吐出來的是20 厘米見方的小木塊。昨日,記者在火炬開發區的斯瑞德環保科技公司(以下簡稱“斯瑞德公司”)見識了移動式生活垃圾破碎機的威力。據介紹,這是由國內企業自主設計生產的移動式生活垃圾破碎機,填補同類產品空白。

前段時間,“天鴿”等多個臺風先后來襲,造成我市數千棵樹木倒伏。一般的清理做法是先將倒伏樹木鋸成合適尺寸,再用吊車清理裝運,費時費力,影響清運效率。
斯瑞德公司研制出的這臺破碎機可高效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將它安裝在專門的汽車底盤上,開到需要清理的地方,用輔助設備將樹木等抓入料斗,即可在幾分鐘內樹干樹枝破碎。“破碎機自帶動力,最長可連續工作8小時。”斯瑞德公司總經理繆家文介紹。
繆家文稱,移動式垃圾破碎機技術屬行業頂尖技術,最難解決的是驅動系統、控制系統和破碎刀結構設計,這些技術原來由德國企業壟斷。“我們耗時兩年研制成功,每臺售價幾百萬元,比國外同等設備的價格降四成。”
據介紹,移動式垃圾破碎機“食量大”“胃口好”,“各種軟硬厚薄的垃圾都能吃下,可廣泛應用于生活垃圾、園林垃圾、建筑垃圾等的減容和清理。”破碎后可大大降低運輸成本、人工拆解成本,實現垃圾“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目標,僅國內每年便有5億元的市場需求,國際上則有10億歐元的市場容量。
據廠家介紹,目前國內也有移動式的建筑垃圾破碎機,但建筑垃圾破碎機的驅動系統簡單很多,不需要減速、變速,而這臺主要用于處理生活垃圾的破碎機則需要可變速液壓驅動系統,技術難度更大。
斯瑞德2010年在中山設廠,專門生產各類固廢細分領域的破碎機,可破碎危險廢棄物、醫療垃圾、餐廚垃圾、廢輪胎垃圾等,每年銷售額保持20%到50%的增速,目前國內市場占有率排第二。在技術創新上,斯瑞德聘請了德國專家做技術總監,研發團隊占總人數的20%,研發經費占銷售額的8%,已獲得十多項專利。“剛租下1500平方米的新廠房,準備擴大生產規模,預計今年銷售額可以翻番。”繆家文稱。
有趣的是,斯瑞德公司雖與垃圾打交道,但車間卻明亮整潔,各區域命名也頗具創意,例如工程技術部叫創意谷,機器裝配區叫匠人作坊。公司還邀請知名漫畫家慕容引刀設計了卡通代言人“德仔”和全套視覺系統。
據了解,中山近年來已成立十多家垃圾破碎機生產企業,初步形成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