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由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重工)總包的多米尼加共和國(簡稱多米尼加)伊斯特瑞拉集團PANAM公司水泥線三期粉磨站項目調試完畢,設備運行穩定。

“拉丁美洲最好的水泥工廠”
多米尼加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國家,當年是哥倫布第一次到達美洲時發現的“一顆明珠”。這個水泥項目建成投用,標志著國內水泥行業巨擘中信重工歷經近6年時間建設,終于實現在拉丁美洲首個總包項目的完美收官。
項目建成后,不僅結束了多米尼加長期從歐美進口水泥熟料的局面,也讓中國先進的水泥生產裝備成功打入拉美市場。業主伊斯特瑞拉集團稱贊其為“拉丁美洲最好的水泥工廠”。
在拉丁美洲島國上,中信重工創造出了“洛陽奇跡”。

多米尼加共和國總統達尼洛·梅迪納·桑切斯一行視察現場
1 追尋
不遠萬里只為尋找“中國最好”
中信重工與多米尼加伊斯特瑞拉集團的合作,頗具傳奇色彩。
伊斯特瑞拉集團是多米尼加最大的建設集團,年營業額達3.5億美元。作為建筑企業,水泥是其日常最大的消耗品,因其技術標準受美國影響較大,而歐美廠商設備價格高昂,且交貨期較長。2007年,該集團準備投建一條日產1000噸的熟料水泥生產線(即CMD項目),隨即在全球進行了設備供應商的選擇與招標。
一次偶然的機會,伊斯特瑞拉高層了解到,國際上一些來自美國、德國的水泥設備供貨商,其核心設備、零部件都是由一家中國公司制造的。而這家名曰“中信重工”的公司,當時已經是世界水泥裝備制造業的佼佼者。
這引起了伊斯特瑞拉高層的興趣,他們各方打聽后,聘請了一名美國工程師專程到中信重工進行實地考察。經過這次考察,他們對中信重工在認識上有了“顛覆性轉變”。
CMD項目主管、中信重工工程技術公司副總經理吳智剛回憶,當時洛陽總部高度重視,結合公司已有的海外項目案例,認真、詳細地展示了中信重工各方面的優勢。同時,CMD項目也是中信重工水泥立磨等新設備首次在海外應用。為打消業主顧慮,公司向考察的工程師和業主方全方位展示了為其“量身定做”的技術方案。經過分析并與歐美企業方案對比,業主方認為:中信重工的產品,優于歐美企業,完全可以滿足需求!
然而,好事多磨。正當雙方的合作正積極推進時,當地的項目用地因環保問題遲遲難以獲批,該項目因此被擱置了近兩年時間。
業主方很著急,中信重工更著急。
中信重工不等不靠,積極與業主聯手,對擬建水泥生產線的先進工藝、環保措施、經濟效益等進行廣泛宣傳,獲得了各方支持。最終,在首都圣多明各附近小鎮博卡奇卡拿到了項目用地。
2011年4月12日,中信重工與伊斯特瑞拉集團在洛陽正式簽訂了CMD項目總包合同(分三期建設),一期為年產50萬噸水泥粉磨站暨碼頭設施EP合同,二期為日產2500噸熟料線及余熱發電EP合同,三期為年產50萬噸水泥粉磨站暨熟料裝船設施EP合同。

中信重工技術人員在現場進行安裝調試服務
2 拓荒
精心組織展示“中國企業新形象”
項目成功簽約,只是“萬里長征走完的第一步”。當時,擺在中信重工項目團隊面前的,還有幾大難關——
起初面臨的就是生活上的諸多不適應,比如飲食難題只能“自力更生”,還有12個小時時差導致現場員工與國內親人聯系不暢;
由于多米尼加還未與我國建交,項目團隊對當地情況缺乏了解,在項目的執行、管理等方面沒有任何成熟經驗可以借鑒;
洛陽距項目現場遙遠,設備由上海港運輸到當地,需要橫跨整個太平洋,船期40余天,運輸距離創公司總包工程之最;
項目協調難度極大,項目建設中,公司需要與來自英國、德國、哥倫比亞等十幾個國家的分包商或工程技術人員合作,協調、銜接工作量大;
另外,項目以歐美標準建設,設備技術規格要求特殊,對首次在拉丁美洲開展工程總承包的中信重工都是嚴峻的挑戰……
項目啟動后,作為主要實施單位的中信重工工程技術公司,在極短時間內拿出了詳細策劃,組建了項目部,派出有豐富經驗的項目經理王二位,還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氣候條件、人工費用等進行了全面的施工考察,以“求同存異”“因地制宜”為原則,制定了周密的項目管理制度,做好了開工前的準備。
2011年11月15日,CMD項目一期工程正式開工。2012年6月6日,中信重工第一批建設者到達現場。
在多米尼加迷人風光的背后,是對CMD項目建設者們嚴酷的考驗。
僅僅才三天,強烈的日光就讓大伙兒曬脫了一層皮;蚊子、毒蟲肆虐,衛生條件差,稍有不慎,就有感染登革熱等熱帶致死性疾病的危險;當地允許私人持槍,項目所在地又處于治安較亂的區域,對員工人身安全造成威脅……
針對挑戰,項目部完善安全、衛生制度,建立了一整套快速響應機制,還在駐地配備了24小時荷槍實彈的安保人員。
在CMD項目建設期間,中信重工一流的設備質量、高品質的技術服務、先進的生產工藝、領先的環保技術,受到當地媒體、政商界的高度關注,先后迎來多米尼加總統、工業貿易部部長等政要親臨現場觀摩考察。現場項目部還代表公司接受了當地多家媒體的采訪,介紹了中信重工最新發展狀況。

中信重工總包的多米尼加日產2500噸熟料水泥生產線
3 碰撞
摩擦、交融不懈努力贏得信賴
在長達6年的建設時間里,由于理念、習慣、認知方面的差異,項目雙方經歷了從疑慮到肯定再到信賴的過程。而轉變的關鍵原因,就是中信重工現場員工過硬的業務水平與拼搏奉獻精神。
項目建設初期,中信重工工程師王超負責設備安裝與調試,當他抵達現場后,不顧12個小時的時差,頂著40攝氏度的高溫連續十幾個小時堅守現場,僅用一周時間就完成了全部設備的安裝整改與調試,并對業主方的相關人員進行了全方位培訓。
見識了中信重工員工高超的業務水平和奉獻精神,業主方現場負責人感慨地說:“以后的技術服務,能讓中國工程師完成的,絕不再請歐美工程師!”
2015年9月,項目二期正在緊張調試中。9月2日凌晨,突然發生了煤磨車間燃爆事件。這讓伊斯特瑞拉集團CEO對中信重工的產品和聲譽產生了質疑。
王二位據理力爭:“燃爆事件純屬意外,請給我們一星期的時間,中信重工保證能讓你們用上自己的熟料水泥。”
接下來,王二位與項目部的技術人員,連續四天四夜堅守在現場,仔細查找、分析問題的原因,從設計、設備、程序編程三方面入手,對整個系統重新進行了梳理調整。最終,在燃爆事故發生后的第六天順利生產出了合格的熟料水泥,并迅速超產達標。
在慶功晚宴上,伊斯特瑞拉集團CEO握著王二位的手激動地說:“你是對的,中信重工的產品質量值得信賴!感謝你們的團隊!感謝你,我的朋友!”
4 收獲
雙贏工程傳播“洛陽創新”品牌
作為中信重工在拉丁美洲的首個成套總承包項目,CMD項目堪稱典型的雙贏工程。該項目的順利建成,極大地緩解了多米尼加基礎設施建設對水泥的迫切需求,也大大加快了多米尼加在建基礎設施工程的建設速度,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居民就業。
水泥廠的建成,還促進了業主方伊斯特瑞拉集團的轉型。它由多米尼加最大的建筑商,成功轉型為集醫療、建材、建筑施工、橋梁、廣播以及房地產開發于一體的綜合性企業,建材板塊已經占到其年利潤的35%到40%。
對中信重工而言,則通過該項目建設掌握了拉丁美洲水泥行業的第一手信息,為雙方后續合作奠定了基礎。項目一期竣工時,多米尼加總統等政要和眾多企業家親臨慶典現場,在當地和拉丁美洲豎起了中信重工的品牌。
CMD項目完全按照歐美標準建設,經過項目的洗禮,中信重工海外項目建設管理水平得到提升,為中信重工后來在巴基斯坦先鋒水泥、柬埔寨CMIC等海外項目建設中持續建功埋下伏筆。
“做好一個項目,就能贏得一方市場。在當前新形勢下,水泥總包的‘重點突破口’在國外市場。中信重工將借力‘一帶一路’,堅定不移‘走出去’,將越來越多的先進裝備和技術帶到拉丁美洲地區。”吳智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