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河北省環保廳召開新聞發布會,向媒體通報了河北首次制訂的《生活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和《醫療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兩項地方標準。目前,該兩項標準報經省政府同意,已于2018年2月14日由河北省環境保護廳、河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聯合發布,并于2018年4月1日起正式實施。

河北省環保廳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現場
據介紹,此次通過的兩項標準均是河北省首次制訂,是國內首個針對生活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物排放制訂的地方標準,首個針對醫療廢物焚燒控制制訂的地方標準,標準針對性強,實施的可操作性強。
污染物排放限值與國家標準相比大幅加嚴。如《生活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2697-2018)中明確了有組織排放源控制項目為臭氣濃度,限值為1000,與國標限值2000相比,收嚴了50%;周界監控點惡臭污染物控制項目氨,限值為0.2mg/m3,與國家最嚴的一級標準1.0相比,也更加嚴格。同樣,《醫療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DB13/2698-2018)中顆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限值分別為20、100、400,比國家標準65、200、500更加嚴格;重金屬類基本上是加嚴了50%,如汞及其化合物,地方標準是0.05,而國家標準是0.1;對二噁英類的控制,從國家標準的0.5ng-TEQ /m3收嚴到了0.1ng-TEQ /m3。
標準補充了分析方法。《生活垃圾填埋場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DB13/2697-2018)在GB 14554-1993規定的分析方法基礎上,又引入了新頒布的國家標準分析方法。如《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59》等;《醫療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DB13/2698-2018)在GB18484-2001規定的分析方法基礎上,引入了《空氣和廢氣顆粒物中金屬元素的測定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HJ 777》等,更好地為環境管理服務。
另外,為加強我省醫療廢物處置機構水污染物排放管理,避免廢水外排對水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在《醫療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DB13/2698-2018)中明確提出了醫療廢物焚燒處置機構產生的廢水經處理達標后全部回用,不外排的要求。
據悉,河北省環保廳目前正抓緊安排部署對新標準的宣傳貫徹和培訓工作,盡早發揮新標準對引導行業健康發展和約束企業污染達標排放的重要作用。
鏈接:河北生活垃圾填埋場有百余家
據初步統計,河北生活垃圾填埋場數量較多,有百余家。其中邯鄲16家、邢臺15家、張家口14家、滄州13家、石家莊12家、承德10家、衡水9家、廊坊7家、唐山2家,其它如辛集、定州、保定各1家。生活垃圾填埋場目前普遍存在著垃圾填埋作業面操作不規范,滲濾液處理系統產生的惡臭氣體直接排放等問題,多年來,生活垃圾填埋場惡臭主要執行1993年的國標--《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1993)。該標準發布時間較長,有些標準限值過于寬松,不利于引導污染防治技術進步,也不利于倒逼垃圾填埋行業規范建設,難以滿足現階段環境監管的需要。
河北醫療廢物處置機構有12家
據統計,河北有8家醫療廢物處置機構采用熱解焚燒處理工藝,3家分別采用回轉窯式焚燒、干化學消毒和高溫高壓滅菌工藝, 1家外送至有資質的處置單位處置。醫療廢物焚燒處置機構的環境監督管理主要執行《危險廢物焚燒污染控制標準》(GB18484-2001)、《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等,上述標準均屬于綜合性排放標準。綜合性排放標準規定的污染物項目多,監管中存在著特征污染因子選擇困難、不統一的問題。另外,標準中的大氣污染物排放限值也是基于本世紀初的技術水平設定,有些限值過于寬松,不利于進一步引導生產工藝及污染防治技術進步與醫療廢物焚燒行業升級改造,難以滿足現階段環境監管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