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南方路面機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方路機”)——中國工程機械攪拌領域的領軍企業。這是一家創始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民營企業,在國家重點工程和大型建材集團中基本上都有南方路機的設備。其精品粗細集料生產設備中標入選港珠澳大橋項目,打破了國家重點工程必須使用進口砂石的先例,為國家爭得了榮譽。中央電視臺等各主流媒體的廣泛關注,在建材行業引起了極大轟動,為砂石行業和瀝青混凝土行業樹立了一個典范,也是中國乃至世界機制砂石行業發展史上的里程碑。
一家民營企業,何以能夠躋身行業前列、引領中國工程攪拌技術發展,并且擁有向國際一流技術“叫板”的底氣?創始人方慶熙,如今年逾古稀卻仍然活躍在攪拌領域,更被業內人士尊為“教父”,又有哪些足以值得國內同行深思的故事?日前,走訪南方路機,特地為您探尋方慶熙及南方路機不平凡的發展之路。

▲ 南方路機董事長方慶熙
艱苦創業,專注攪拌
早在企業創立之初,方慶熙就提出,只有產品和服務才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只有做專做精、做好做久,企業才能生存發展,行業才能基業長青。作為在攪拌設備制造行業從業40余年的一個“老人”,經歷了艱難的創業階段,感受了企業高速發展的態勢,也經受了幾次經濟危機的洗禮,方慶熙對于“專注”的理解比別人更深刻、更透徹,“做專做精、做好做久”也始終是南方路機堅定不移的企業精神核心。
上世紀70年代,方慶熙時任福建泉州公路局筑路機械廠廠長,那時候我國公路正處于初期的蹣跚學步階段,公路配制瀝青混合料的技術就是將一口大鍋用柴火加熱把瀝青融化,石子放在加熱的鋼板上加熱脫去水份,然后用大鐵勺把鐵鍋中的瀝青澆在砂石上用鐵锨翻炒,裝上手推車倒在路上,人工鋪平壓實。作為國有機械廠的廠長,方慶熙暗下決心,一定要努力改善這種簡陋的施工條件。從研發到實踐,方慶熙可謂是經歷了艱苦卓絕的斗爭,在第一批公路建設的隊伍里逆浪前行,帶領技術人員研發出雙滾筒瀝青攪拌設備,同時發明了煤粉燃燒器。并在 《公路》雜志全國范圍內舉辦的第一次論文大賽上獲得了一等獎。
在國企做的順風順水的方慶熙,并不滿足于現狀,心中懷著更遠大目標的他最終還是選擇了下海創業。從零開始、“做未來的產品”,這就是方慶熙給自己最好的定位。看到當時高速公路的穩定土都是使用路拌設備,路基材料的級配,混合均勻度、施工質量等均存在很大的缺陷。與之對比,廠拌設備移動不方便,還需要場地安裝,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不被看好。方慶熙堅信,廠拌設備一定是未來的發展方向。為此,他找到了行業內極具見解的幾位客戶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得到一致贊同,這也讓方慶熙更加堅定了自己的決心,他也因此確信:中國的廠拌設備一定能做起來。
但做實業往往沒那么簡單,“萬事開頭難”,如何才能將廠拌設備打入施工一線,用戶無疑是最關鍵的一環。上個世紀90年代,山東省的高速公路普及狀態在我國可以說是首屈一指,其中最為突出的則是青島,南方路機的第一臺廠拌設備就是應青島公路局要求而設計完成的。為建造第一臺廠拌設備,方慶熙在當時可謂是“陷入”了四處借錢的窘境,好不容易籌集20余萬元啟動資金,才將設備于春節前兩三個月制造完畢并運往青島,本想著回款后給工人結工資過新年,然后事實并不遂人愿,這趟買賣,方慶熙幾乎是分文未歸,還賠上了來回的運費。
高額的借債,空前的打擊,讓方慶熙一度陷入困境。但他仍然堅信,這條路是可以走得通的。因為,“國內建設勢必走上先進高端之路”。他重新振作,對設備進行改進,并在此基礎上開發了移動廠拌設備。有了之前的經驗和教訓,方慶熙的移動廠拌設備很快得到了市場的認可,公司迅速發展壯大,該產品也一直延續到今天。同時,方慶熙將這種模式應用于混凝土攪拌設備和瀝青攪拌設備,如今已經成為了出口的主導產品。“好的產品一定會得到市場的檢驗和認可,這只是時間的問題。”時至今日,方慶熙仍然堅信這一點。
正是因為對國內市場的信心和對技術研發的堅守,如今,南方路機可謂是國內工程攪拌裝備制造商的代名詞,在國內水泥、瀝青攪拌、干混砂漿、整形制砂設備領域率先樹立了國產品牌的絕對優勢,逐步占領高端市場,并在國際市場上與一流技術保持同步。

▲ 南方路機全環保商品混凝土設備應用于拉薩

▲ 南方路機澆筑式瀝青攪拌設備應用于瑞典

▲ 南方路機V7系列干式制砂設備
高瞻遠矚,品質取勝
一個企業的價值,常常體現在社會的認可度和被同行的尊重。一個產品做到第一,有人會說是偶然;如果每樣產品都是第一或接近第一,這就絕對不是偶然、絕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從創立之初,南方路機就將技術研發對標國際一流技術,依靠自身力量,堅持走引進、消化、再創新之路。
上世紀末,隨著國家對路網建設的重視,公路行業迎來了第一次高峰,讓很多國外企業看中了中國這塊潛力巨大的市場,紛紛到中國建廠,挖掘大量人才。這無疑是對剛剛起步的中國企業加上了一份沉重的枷鎖。面對這種局面,方慶熙自豪地講到,南方路機的產品一直與國外高端產品齊頭并進。在創業之初,方慶熙就多方尋找國外高端設備企業合作,聘請國外工程師到南方路機工作,并邀請同行業企業進廠參觀,共謀突破。方慶熙堅持這樣認為:一個民族的共識才是最重要的。對于國外的競爭對手,方慶熙也贏得了世界百年頂級企業的尊重,這家企業邀請方慶熙和工程師去自己位于國外的工廠參觀,并將一切技術展示于南方路機人面前。
在國內干混砂漿的攪拌設備制造技術、制砂設備的研究上,南方路機是當之無愧的開拓者與引領者。2000年,方慶熙以數十年的行業經驗,敏銳地捕捉到干混砂漿這一新興產業將有非常好的市場前景。于是,方慶熙果斷決定,進軍干混砂漿。從決定進軍干混砂漿領域的那一刻起,方慶熙就決定,拒絕用低端產品遷就市場,一定要研發出高品質的干混砂漿設備。為此,他帶領南方路機的研發團隊潛心鉆研六年之久,直到2005年底第一臺環保干混砂漿生產線建成投產,一舉奠定了行業地位。而如今,南方路機干混砂漿設備已經擁有德高、立邦、北京金隅、馬貝、堡密特、東方雨虹等諸多國內外一流建材生產企業作為戰略客戶,在提供設備的同時,與客戶共同推進新材料的研發應用。

▲ 南方路機干混砂漿攪拌設備戰略客戶
當前中國雖然擁有上乘的攪拌設備,但砂石料品質跟不上,嚴重影響了工程質量。特別是在當前河砂資源日漸枯竭,生態環境不斷惡化的情況下,機制砂市場的未來必將大有可為。沿著這個思路,方慶熙捕捉到了機制砂市場未來發展的曙光。他第一時間飛赴日本尋求合作,幾經探索,最終投入重金與日本壽技研公司合作生產機制砂生產線,研制節能環保的高等級制砂設備,并通過技術創新,證實“機制砂比河砂還好”,徹底顛覆了行業的固有理念,現已在港珠澳大橋等重大工程施工建設中嶄露頭角。

▲ 南方路機精品機制砂生產設備應用于徐州——國內首條工廠化機制砂生產線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深入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房地產開發、舊城區改造帶來了與日俱增的建筑垃圾,“垃圾圍城”已經成為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難題。方慶熙早在2010年之前就已率領南方路機研發團隊,開始了建筑垃圾資源化回收處理技術與設備的研發。2017年,北京市首個正式規劃建成的固定式建筑垃圾處置廠在北京市政大興項目中正式投產運營,該項目包括1條南方路機環保固定式建筑垃圾綜合處理線,2套混凝土攪拌站和1套穩定土廠拌設備,生產工藝、環保標準均為目前國內最高標準,從建設之初到正式投產,都受到政府部門、社會各界和行業的極大關注。

▲ 南方路機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生產線應用于北京市政大興項目
正是有了對品質的無止境追求,2014年,南方路機被港珠澳大橋施工方選定為制砂設備的唯一采購方,南方路機為其設計制造的精品集料生產線,展現了國際最高水準的集料加工技術,實現集料破碎、整形、篩分、顆粒表面石粉去除、石粉含量控制、細集料篩分,細集料比例調節、石粉收集、精細化控制等技術要求。此前,國內用于橋面鋪裝的材料,細集料只能做到0-0.6mm,如果需要更加精細的材料只能依賴進口,然而即便是在國外也無法做到使用同一種材料生產7種規格的集料。南方路機憑借多年專精技術沉積,完美實現了這一要求,最細的集料達到75微米,跟平常吃的面粉差不多,這意味著在保證集料品質的情況下實現了精細化控制,而這套設備所生產的高精度材料也刷新了國內外集料生產的標準。


▲ 中央電視臺新聞報道港珠澳大橋橋面鋪裝集料生產線
不斷創新,做專做精
深耕工程攪拌27年,如今的南方路機已成為當之無愧的中國攪拌行業的領軍企業。回顧創業之路,方慶熙坦言,南方路機在創業之初就對標國際一流企業,尋找高精技術,根據中國國情和市場消化創新,專注高端產品的研發生產。“學習,就是最快的超越”,研發出身的方慶熙深諳此道。為求取“真經”,方慶熙曾親自考察歐美市場,學習世界頂尖品牌,聘請全球專業人才,采百家之長為我所用。
“攪拌主機能做到不漏水,那么大的東西,攪拌葉片與側壁的間隙度能做到1-3毫米,肯定是靠工匠打造出來的。”國企20年、民企20多年,以混凝土攪拌設備起家的方慶熙,最深諳技術的秘籍。他說,客戶最關心的是產品耐不耐用,間隙越小,磨損就會越少,使用期限越長,看似無關緊要的一兩毫米,往往決定著產品的壽命。
曾經,在工程機械行業爆發式增長的那幾年,南方路機卻經歷最艱難的時刻。同行之間的價格戰,使得堅持品質的南方路機舉步維艱。即便如此,方慶熙始終認為“全世界所有的百年企業,沒有一家是靠價格戰活下來的。無論市場環境多么艱難,我們仍然堅持嚴格的付款條件、不打價格戰,沒有應收賬款。” 在追求合理利潤的前提下,降低成本,一定會降低品質,面對巨大的生存壓力,南方路機始終不肯用價格換質量,依然堅持高研發投入,每年以不低于當年主營業務收入6%的研發經費投入、和不低于員工總數12%的研發人才投入,以確保產品的過硬品質、技術的領先地位。“功不唐捐,玉汝于成”。也正因為如此,南方路機的產品贏得了客戶的追捧、同行的尊重、市場的回報。
多年來,南方路機始終堅守著以下原則:第一、不跟同行搞低價競爭,而是用產品、服務和大家對話;第二、把國外很多先進的技術引進國內,并應用到產品上,推動行業技術的不斷進步;第三、南方路機在行業內實力雄厚,無論是水泥、瀝青還是干混砂漿,都是第一或者非常接近第一。公司做的東西很前沿,跟國外貼得很近,能吸引全球知名企業合作,讓大家知道,中國人也能做出好東西。
在方慶熙看來,工程攪拌、尤其是瀝青攪拌設備制造業是一個非常小、也非常精細的產業,它對企業專注度和專業度的要求非常高,涉及的面也非常廣,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國家產業的發展水平和制造業的制造能力,要求從事瀝青攪拌設備制造的企業,必須盡可能地專一、專注,不能過多涉足其他行業。另外,瀝青攪拌設備制造業屬于發展非常成熟的傳統行業,國外瀝青攪拌設備制造業為中國瀝青攪拌設備制造業的發展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對象,國內企業在產品、技術和產業未來發展方向上都應向國外同行學習,盡量少走彎路。
在行業里,南方路機一直是公認的“絕對的技術派”,而在追求技術行業領先、品質精益求精的這條路上,少不了不怕坐冷板凳的勇氣和無數次與自己較真打磨的魄力。“術業有專攻”,27年來,南方路機走出了一條專注于攪拌的研發之路,探索形成了屬于自己的企業發展之道,不斷創新,做專做精,始終是南方路機發展所堅持的企業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