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城鎮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速度和質量不斷提升,我區項目管理水平不斷提高,一大批項目的建設完成,改善了城鎮的人居環境,城鄉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增強了城鎮綜合承載能力和運行效率,城鎮化水平得到不斷提升。記者從自治區住建廳了解到,為提高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及無害化水平,改善人居環境,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還將拉薩市作為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我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提高
說到垃圾分類的意義,自治區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我區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鄉垃圾產生量增速較快,環境隱患日益突出,城鄉垃圾治理刻不容緩。垃圾減量化、無害化、資源化、產業化的最終出路在垃圾分類處置,垃圾分類是實現垃圾資源化的最有效途徑。垃圾分類不僅能夠減少垃圾總量、節約資金、還能減輕末端處理壓力,緩解垃圾圍城的局面。”
生活垃圾被稱為最具開發潛力的、永不枯竭的“城市礦產”,被認為是“放錯地方的資源”。通過分類投放、分類收集、把有用的資源,從垃圾中分離出來,被送至工廠而不是填埋場,既可減少占地,延長填埋場的使用壽命,降低垃圾處理成本,又可避免填埋和焚燒產生的環境污染,還能變廢為寶。
那么,我區垃圾設施建設工作推進情況如何呢?據悉,我區自“十五”時期就開始了建設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的工作。截至目前,全區共建成104座生活垃圾填埋場,其中市(地)所在地建有7座,縣城建有64座,鄉鎮建有33座。建成89座生活垃圾轉運設施,其中市(地)所在地及縣城轉運站共有9座,其余80座均為鄉鎮轉運站。截至2016年底,各市(地)所在地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9.85%,縣城及以上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84.13%。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拉薩市率先建成垃圾焚燒發電廠
據記者了解,在加強對城鎮生活垃圾的建設管理方面,我區印發了《西藏自治區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辦法》,制訂了《西藏自治區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與運行監督考核辦法(試行)》,加大我區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力度,提升運營管理水平和處理能力,提高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水平,提高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水平,改善城鄉環境。健全完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與運行監管、監督檢查工作體系。
為探索切合我區實際的生活垃圾處理方式,解決部分偏遠鄉鎮生活垃圾處理困難問題,我區目前正在開展小型生活垃圾焚燒實驗研究工作,探索適合西藏實際的垃圾處理方式。目前,拉薩市率先建成了垃圾焚燒發電廠并已投產。
2015年至2017年,連續三年在全區開展了生活垃圾填埋無害化等級評定檢查工作,加強我區的垃圾填埋場運營管理規范化、制度化,以確保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效果。
為提高城鎮生活垃圾處理減量化、資源化及無害化水平,改善人居環境,我區積極推行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把拉薩市作為全區第一批生活垃圾分類示范城市,積累經驗,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此外,各市(地)還建立了建筑垃圾運輸傾倒監督管理機制,明確了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等部門的責任,設置了建筑垃圾傾倒處置專用場所,明確傾倒路線和審批程序,確保建筑垃圾規范化處理。
生活垃圾分類工作離不開廣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和社會的廣泛參與。為增強市民環保意識,下一步我區將加大生活垃圾分類宣傳。“此外,還將進一步總結先行試點的經驗,制定生活垃圾分類獎懲辦法,完善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責任機制,為生活垃圾分類提供強有力的支撐。”該負責人說,“積極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示范教育基地建設,對先行試點部門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評估考核,樹立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先進典型,并作為示范教育基地,引導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