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組建省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平臺企業;到2027年,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7月19日,記者從省政府辦公廳獲悉,我省印發《河南省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建設行動方案》,搶抓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重大機遇,建立健全全省循環經濟體系。
明年初步建成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
圍繞推動全省循環經濟體系提級、提檔、提質、提效,加快完善廢舊物資回收網絡,保障再生資源供應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促進綠色低碳轉型,助力全面建設美麗河南。
《方案》明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蓋各領域、各環節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主要廢棄物循環利用取得積極進展。
到2027年,全省尾礦、粉煤灰、煤矸石、冶煉渣、工業副產石膏、建筑垃圾、秸稈等大宗固體廢棄物年利用量達到2.5億噸,新增大宗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到65%;廢鋼鐵、廢銅、廢鋁、廢鉛、廢鋅、廢紙、廢塑料、廢橡膠、廢玻璃等主要再生資源年利用量達到2500萬噸;報廢汽車年規范回收拆解量較2023年增加約一倍,廢舊家電年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30%,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達到2000億元。
到2030年,建成覆蓋全面、運轉高效、規范有序的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各類廢棄物資源價值得到充分挖掘,再生材料在原材料供給中的占比進一步提升,資源循環利用產業規模顯著擴大、質量顯著提高,打造全國重要的廢棄物循環利用產業基地。
提升廢棄物有效回收水平
提升廢棄物循環利用率,首先是提升廢棄物的回收水平。
《方案》指出,鼓勵各地政府投資建設回收網點,支持回收企業、回收個體等多元主體承接、承租和運營維護。鼓勵企業采用自建、承租、承包等方式運營中轉站、分揀中心,提升全品類回收能力。支持龍頭企業通過連鎖經營、特許加盟、兼并合作等方式整合中小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提高廢舊物資回收管理效率,擴大回收網絡覆蓋面。發揮供銷合作系統作用,推動組建省級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平臺企業。
引導專業化企業開展廢舊物資回收業務,實行規模化、規范化運營。推進生活垃圾分類網點與廢舊物資回收網點“兩網融合”,鼓勵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廢舊物資回收體系建設。
推行“互聯網+回收”模式,支持企業建設立足河南、服務行業的廢舊物資網絡回收和交易平臺,運用手機APP、微信小程序等移動互聯網媒介實現網上預約、上門回收。推廣家電、汽車等高值資源和家具等大件物品“換新+回收”模式,提供收舊、送新、拆裝“一站式”服務。
鼓勵“互聯網+二手”模式發展,促進二手商品網絡交易平臺規范發展,提高二手商品交易效率。支持線下實體二手市場規范建設和運營,鼓勵建設集中規范的“跳蚤市場”。鼓勵社區建設二手商品寄賣店、寄賣點,定期組織二手商品交易活動,促進居民家庭閑置物品交易和流通。
同時,加強工業廢棄物精細化管理,完善農業廢棄物收集體系。
培育壯大資源循環利用產業
加快構建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就需要推動產業集聚發展。
《方案》要求,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升級行動,深入推動鄭州、平頂山、三門峽建設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重點城市。支持各地建立健全區域廢棄物協同利用機制,布局建設一批區域性廢棄物循環利用重點項目。
引導國有企業在廢棄物循環利用中發揮骨干和表率作用,組建省級循環經濟產業集團。支持省內資源循環利用企業“走出去”,參與全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循環經濟項目建設、運營。
對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報廢機動車、廢塑料、廢鋼鐵、廢有色金屬等再生資源加工利用企業實施規范管理。與此同時,依法查處非法回收拆解報廢機動車、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等行為。
加強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強化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溯源管理。組織開展生產者回收目標責任制行動。大力推動動力電池梯次利用產品質量認證,開展清理廢舊動力電池“作坊式回收”聯合專項檢查行動。支持各地將低值可回收物回收利用工作納入政府購買服務范圍。
支持現有再生資源加工利用項目綠色化、機械化、智能化提質改造。在符合相關法律、法規和環境、安全標準,且技術可行、環境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進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設施協同處置部分固體廢棄物。
加快建設交易運營體系,支持省供銷社建設再生資源綜合性、專業性交易平臺。
除了生活廢棄物品,工業領域的再生資源利用也是重中之重。
《方案》明確,要結合培育壯大相關產業鏈的機會,推動再生鋼產業鏈、再生鋁產業鏈、再生鉛產業鏈、再生銅產業鏈、廢舊動力電池循環利用產業鏈,再生塑料產業鏈和再生紙產業鏈融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