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據江西省都市頻道報道: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河砂市場價格高出政府定價近2倍為200元每方,而政府定價最高為120元每方,當地群眾自建房屋不得不適用高含泥量的低劣砂子。
今年7月3日修水縣政府公布的渣津鎮水車采區124.67元每噸的成交價遠遠高出規定的出售限價120元每方(即80元/噸),砂石廠如何盈利?這或許就有不少貓膩。
2018年7月3日,江西九江修水縣22處河道采砂點兩年開采權成交結果進行了公告。


11.3元每噸到124.67元每噸的成交價,差異巨大并不是引人關注的焦點。最引人注意的是,124.67元每噸的成交價已經遠遠高出修水縣政府規定的限價120元每方(即80元/噸),砂石廠如何盈利?賠本的生意會有人做嗎?
果然,近日,江西省都市頻道節目報道:修水縣河砂公司出售價格高出政府定價近2倍為200元每方,遠高于政府定價最高120元每方,當地群眾自建房屋不得不適用高含泥量的低劣砂子。
當地水利電力局稱:這是市場行為,政府并不怎么管。修水縣22個采砂區只開工6個,砂石供不應求。
砂石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用量最大、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材料,和居民自建、裝修房屋也息息相關。如果當地政府制定砂石最高限價卻不去執行,那限價又有何意義?
從當前全國各地河砂價格的行情來看,客觀原因導致的缺貨、高價較為普遍,但是人為因素也不可忽視。砂石關乎百姓日常生活成本,關乎國家工程建設,各地政府一定要深刻認識砂石骨料的重要性,制定合理政策,并一以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