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銘,濱州市凈潔固體廢棄物處置轉運有限公司(原濱州市垃圾處理廠)的董事長。2018年被評為“山東省勞動模范”。作為共產黨員,張立銘時時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先后獲得濱州市勞動模范、濱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濱州市十大金牌工人、山東省城市生活垃圾處理作業崗位能手、中國城市環衛協會優秀一線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山東省勞動模范張立銘:“全能廠長”把廢棄物處置轉運公司建成大花園

張立銘在中控室調度垃圾轉運車輛。
冒高溫、忍惡臭,加班加點學習鉆研新技術
2007年7月10日,濱州市垃圾處理廠正式投入運行,采用了國內先進的RD高溫降解工藝。為了使工藝得到充分利用和發揮,張立銘和同事們不分晝夜奮戰在又悶又臭的生產第一線,刻苦學習鉆研新技術,有時加班到凌晨三四點鐘。一次,為了排除機械故障,他不顧高溫、不怕惡臭,光著膀子在一米深的臭水中連續工作3個小時以上,從根本上保障了設備的正常運轉。
研發“垃圾脫水機”獲得國家專利
經過多年親身實踐,張立銘逐漸對板鏈輸送機、篩分機、污水提升機、鍋爐煙道、省煤器等設備進行了技術改造。2012年,他帶領科技小組研發了“垃圾脫水機”,利用打包機的擠壓工作原理,在結構上重新設計和改造,把消解處理后垃圾中的水分榨干,實現垃圾快速脫水,便于直接焚燒。此前,每天垃圾助燃至少要用一噸煤,使用脫水機后,無需再用助燃材料,不僅節省了成本,縮短了垃圾處理周期,更減少了對周邊環境的污染,解決了垃圾處理行業中的一大難題。“垃圾脫水機”于當年獲得國家專利,全國各大科研機構及同行前來參觀學習。
山東省勞動模范張立銘:“全能廠長”把廢棄物處置轉運公司建成大花園

張立銘駕駛生活垃圾轉運車輛
一人多崗多能,“全能廠長”獲多家媒體報道
除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他還擔任著采購員、維修員、操作工、駕駛員的責任,廠里生產機械維修補胎都由他負責。焚燒垃圾高爐的煙道需要經常清理,他就帶上防塵口罩防塵面具和職工輪流鉆進煙道。濱州日報以“名副其實的全能廠長”對他的事跡進行了報道,工人日報、山東工人報等各大媒體報紙也相繼做了報道。
環衛工樹立了新形象,公司建成大花園
張立銘常說,要重塑環衛工人的形象,臟臭不是他們的代名詞。他先從廠區環境改善入手,生產線增設“抑菌祛味自動霧化、降塵、除臭噴灑”設備;職工宿舍配備了掛衣架、臉盆、毛巾、被褥、床單、暖氣等;還安裝了凈水器,配備了洗浴室、活動室、乒乓球室、籃球場;每年定期為職工安排體檢。2016年,公司職工書屋獲得全國總工會授予的“全國職工書屋”稱號,職工書屋圖書存量達到4萬余冊。
如今的濱州市凈潔固體廢物處置轉運有限公司,是市級花園式單位,公司生活區內建成了蔬菜園、生態園、果園等,既有經濟效益,又有環保效益。來到這里的人都說,不像處理垃圾的地方,倒像一個大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