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媒體曝光了“北京近9成建筑垃圾進了黑渣土場”的消息,令人觸目驚心。如不能有效處理或是回收利用這些垃圾,城市就很容易在無限的增量發展中陷入“垃圾圍城”的尷尬。
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無疑是一項非常艱巨的任務。但惟其艱難才更顯擔當。小編聽到一條好消息——
近日,由首鋼環境公司牽頭,北京首鋼資源公司和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單位聯合完成的“建筑廢棄物全資源化利用技術裝備及其應用”科技成果,通過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組織的專家鑒定委員會鑒定。專家們一致認為,該成果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建筑垃圾被稱為永不枯竭的“城市礦藏”,是可回收再利用,實現資源化、減量化處理的寶貴資源。首鋼環境公司資源公司經多年精耕細作,已逐步形成了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的技術和管理運營經驗,生產的再生骨料廣泛應用于建筑混凝土、道路路基、河道水體治理、切塊墻體和園林綠化等多項工程,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和發展前景。

首鋼固定式建筑垃圾生產線
目前,建筑廢棄物再生產品已開發形成十多種規格再生骨料和八大系列再生制品,并成功應用于市政道路、公路、建構筑物等工程百余項,其中重點示范性工程包括中國建筑設計研究院創新科研示范中心、國家速滑館、京開高速、晾水池東路、冬奧西十廣場等。該項科技成果的研究實施,對促進北京市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處理設施建設及再生產品的推廣應用,引領我國綠色建材、建筑產業健康發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項目開發、建設、運營過程中,首鋼環境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擁有了一支優秀的技術團隊,具備提供成套解決方案的能力。2014年建成投產北京市第一條示范生產線——首鋼石景山區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項目,為首鋼園區開發建設提供支撐;2018年建成投產首鋼通州區原位模塊化建筑廢棄物資源化處理項目,為北京市城市副中心建設提供服務。兩條生產線自投產以來,累計處理建筑廢棄物230萬噸。
首鋼環境致力于打造環境綜合服務商,為用戶提供全循環、全流程、全功能的定制化城市固廢解決方案。近年來,首鋼資源公司努力踐行首鋼環境產業發展布局,從原來的冶金固廢處理轉型成為城市固廢資源化處理企業。作為首鋼園區拆除建筑垃圾資源化處置的配套項目,將首鋼8.63平方公里拆除產生的建筑垃圾進行資源化處理,實現原地處理、原地利用、零排放。

通州建筑垃圾生產線
2011年以來,結合首鋼園區建筑廢棄物處理的需求,系統研究建筑廢棄物處理工藝及裝備、再生產品應用技術,先后承擔了北京市國資委國有資本金經營預算科技創新與科研平臺、北京市教委創新能力提升計劃項目、北京市交通行業科技項目、“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綠色建筑及建筑工業化”專項、北京市首都設計提升專項等研發專項,科技成果先后獲得華夏建設科學技術獎、石景山區科技獎和首鋼科技獎等,主編或參編標準2項,獲專利授權3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