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生態環境部消息,7月,中央第五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對甘肅省甘南州瑪曲縣、夏河縣礦山整治修復工作開展現場督察,發現甘肅瑪曲黃金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黃金實業公司)、夏河縣冰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加甘灘金礦等企業不按規劃開采、棄渣亂堆亂放、廢水亂排污染環境等問題較為嚴重,礦山整治修復工作進展遲緩,環境風險隱患突出。

黃金實業公司礦井涌水直排格薩爾河 圖片來源:生態環境部
礦區采場、堆場、棄渣場管理混亂 礦井水違規直排
督察組來到瑪曲縣最大的國有金礦采選企業黃金實業公司,進入礦區就看到約50米長的礦石運輸通道兩側到處拋撒著礦石,原有圍擋設施基本破損毀壞。數十處棄土棄渣沿山體隨意堆放。采礦區滿目瘡痍;地下開采產生的大量廢棄礦石、渣土隨意堆放。2019年7月衛星遙感監測分析顯示,該礦貢北、格爾珂等2個采礦區裸露面積達93公頃,棄石棄渣等堆場、排場裸露面積約49公頃。
督察還發現,甘南州金象冶金有限公司將選礦廢渣臨時堆放于沒有任何防滲措施的廠區空地和道路兩旁,在督察進駐前才開始轉運至尾礦庫,督察組現場檢查時,還有約15萬噸廢渣沒有完成轉運。瑪曲縣金瑪選礦有限公司以停產時間長為理由,疏于管理,長期將棄土棄渣隨意堆放在廠內空地和溝谷之中,尾礦庫排土場大面積裸露,未采取苫蓋等抑塵措施。
督察發現,黃金實業公司1號、2號礦洞的礦井涌水通過兩根30-40厘米粗細的水泥管道排入Ⅱ類水體格薩爾河,最終流入黃河,每天排放量約1000余立方米。
礦區尾礦庫滲濾液收集池、事故應急池等建設管理不規范
甘南州金象冶金有限公司尾礦庫滲濾液收集池下方有多處滲漏點,經采樣監測,汞、砷分別超標285倍、6倍;尾礦庫監測井水位異常升高。對黃金實業公司新尾礦庫雨水和滲濾液收集系統檢查發現,雨水收集池中水樣砷、汞、鉛濃度分別為830微克/升、44.3微克/升和8.85微克/升,明顯高于該地區地表水本底值,表明滲濾液已進入雨水收集池。同時,對該礦尾礦庫地下水9號觀測井水質監測分析,汞濃度超過Ⅲ類水質標準19.7倍。
環評批復要求黃金實業公司建設13000立方米應急池,但該礦僅建有7000立方米應急池,且現場檢查時池內存滿選礦廢水,應急功能喪失。瑪曲縣金瑪選礦有限公司將應急池與尾礦庫滲濾液池連通,應急池中長期存有滲濾液,無法發揮應急作用。
2016年12月第一輪中央環境保護督察期間,曾收到群眾多起投訴舉報,反映夏河縣冰華礦業有限責任公司大規模露天開采,使用氰化物堆浸提金,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但至今已過去兩年,堆浸渣的污染問題仍未解決。此次檢查還發現,該礦堆放的廢渣總量約900余萬噸, 其中堆浸渣約400余萬噸,形成了長520米,高度為4米到50米的渣堆,堆浸渣場西南側不穩定斜坡存在較大環境安全隱患,且西南側的截洪溝建設、防滲膜鋪設等工作尚未開展。
從督察情況看,甘南州和瑪曲縣、夏河縣保護為發展讓路的情況依然存在。州政府在推動解決礦產資源開發造成生態破壞問題上不堅決、不徹底,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治理工作推進緩慢。省、州自然資源部門對企業落實礦山地質環境恢復和綜合整治主體責任督促不力。相關企業生態環境保護主體責任不落實,心存僥幸、等待觀望、得過且過,致使礦山采選造成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督察組將進一步調查核實有關情況,并按要求做好后續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