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是青山綠水,現在卻溝壑縱橫,自村民賴以生存的耕地被淶源縣冀恒礦業有限公司(下稱:冀恒礦業)租用開采鐵礦后,超面積的過度開采使得方圓十余公里山體被破壞,近萬畝原生態耕地、林地、坡地被毀、被埋,開采鐵礦遺留下來礦坑最深處約300米,山上的多處尾礦庫沒有任何防護,飛塵四起村民深受其害,如有大雨降臨,山體很容易滑坡,危及村民生命安全,據說冀恒礦業是上市公司奧威控股的子公司,老板是全國人大代表,淶源縣根本不敢管,村民的舉報不但毫無音信反而還屢遭礦上人員威脅、恐嚇,冀恒礦業肯定有保護傘!”河北省保定市淶源縣楊家莊鎮楊家莊村村民告訴記者。
楊家莊村位于上述被嚴重破壞太行山北麓山體的山腳下,自然生態和環境因冀恒礦業的鐵礦開采失去了原有的生態平衡,據了解,冀恒礦業持有河北省原國土資源廳頒發《采礦許可證》,可以露天/地下開采鐵。
然而,在調查期間確發現,該公司打著整治修復的名義在今年年初投入一億元左右上馬廢石加工設備。知情人透露:因為未取得廢石加工的采礦許可證以及安全生產許可證,現在試營業期間都是在夜間偷偷生產。
作為華北的生態屏障,保護太行山生態環境起著無法替代的作用,然而在遼闊的群山腹地,冀恒礦業長期持續的礦山開采對草原環境的威脅正日益凸現,太行山北麓環境如今正在日益受到采礦業的破壞。
2019年9月,楊家莊鎮多個村村民均反映,冀恒礦業鐵礦環境問題突出,其中尾礦庫排污已長達16年,導致上百萬噸尾礦渣覆蓋并破壞周邊的耕地和山體,礦區內揚塵漫天,持續的礦山開采在山體上留下深度近300百米的巨型深坑,存在重大安全隱患,對周邊村民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影響。

(冀恒礦業鐵礦石開采現場,中間形成超百米的巨型深坑)
支家莊村位于河北省淶源縣楊家莊鎮,這里也是冀恒礦業鐵礦石開采所在地,在開采現場看到幾十臺挖掘機和運輸車輛正在緊張的工作,路上塵土飛揚,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礦區中間有一個幾百米深的礦溝,山體結構被嚴重破壞。
當地村民告訴說:“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冀恒礦業開采鐵礦所致。”
據查詢相關資料:冀恒礦業于2010年8日16日在保定工商局注冊成立,注冊資本為10000萬(萬元),公司主要從事鐵礦石開采(采礦許可證有效期限至2022年4月12日,安全生產許可證有效期至2015年12月4日)、加工(按采礦許可證核定的采區范圍)、礦產品銷售。(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2014年9月18日股權并購變更為外資)。公司經營范圍是鐵礦石開采、加工(按采礦許可證核定的采區范圍)、礦產品銷售,金礦砂銷售。(2014年9月18日股權并購變更為外資)(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當地村民稱:“冀恒礦業多年開采鐵礦資源,不但毀壞當地村民百余畝耕地,而且當地多個行政村近萬畝原生態耕地、林地、坡地被毀被埋,生態環境、人居環境遭到毀滅性破壞,當地村民無法忍受污染之苦,大部分被迫搬遷。”
楊家莊村一位村民稱:村內礦石運送車輛晝夜往返,礦山開采沒有任何防護措施,村民不敢開門、窗,種植的植物遭受粉塵侵蝕不能生長,村民整天生活在礦山粉塵中。
“當初我們多次將此現象舉報到當地政府,問題沒解決,卻遭到冀恒礦業有關人員威脅恐嚇,這些年答應我們的污染費至今不知去向,分文未得,當地環保部門每到執法時,冀恒礦業的開采和運輸車輛全部停止工作,環保部門只對一些非法私挖亂采的小作坊進行處罰,也是罰完款就了事。”多位村民表示。
從2010年開始,冀恒礦業開采致使上百畝原生態耕地、林地和坡地被挖被埋,每天晚上都能聽到機器的轟鳴聲,而挖礦所在地距離村莊不到一公里,時至今日,還可以清晰地看到山體如同剛做過手術一般被齊根挖開,最深處形成將近百米的溝壑,高聳似小山的石堆上面沒有任何苫蓋,不時揚起粉塵飛揚。
冀恒礦業開采不僅僅只有環保問題,2013年,楊家莊村村民的60畝耕地和眾村民股份制責任山2800余畝樹木幾十萬株,在村民不知情的情況下,村里私自轉讓給雄鑫礦業(后改名冀恒礦業)做尾礦庫占用,擅自改變土地性質,侵犯村民利益高達2400余萬元,使集體利益和群眾切身利益遭受侵害。
楊家莊村村民說:“該村范圍內有多處尾礦庫,一到下雨天,這里總會有鐵礦廢渣廢石流下,2012年7月,淶源縣楊家莊、王安鎮等村鎮,被肆虐的洪水侵襲,造成山體滑坡、沙石滑落路面、橋梁、公路被沖斷、村莊被吞沒、農田絕收,原本的青山綠水,全部浸泡在了渾濁的污水里,鄉親們在暴雨中承受著寒冷、饑餓與恐懼,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家被淹沒成一片廢墟,我們整天生活在恐懼中,如果再有類似的災害發生,我們的生命同樣會遭到嚴重威脅,冀恒礦業不但有非法占地的現象,礦區內還存在超面積開采行為,村民多次將此現象據報道當地政府,均未得到官方回復。
在中央環保督察組全國范圍督察的情況下,冀恒礦業依然“我行我素”,原因耐人尋味。對此,當地村民質疑,當地政府部分官員有保護“非法開采”之嫌。

(鐵礦給山體造成嚴重破壞,對周邊居民造稱安全隱患)
9月底,在距離楊家莊鎮約5公里的尾礦庫,面積約兩個足球場大小,由灰色礦渣和廢石堆積而成,伴有異味,邊緣是虛散的礦渣筑成的壩體,高約百米,尾礦庫中間有一個形狀不規則的露天開采后留下的巨型礦坑,深度超百米,礦坑四面岸壁陡峭、溝壑縱橫。
村民對冀恒礦業開采鐵礦的行為深惡痛絕,采礦使他們失去了部分耕地,也污染了環境,自從十幾年前被礦上租用以后,便被永久性破壞了,村民甚至因此將鐵礦企業告上了法庭,據統計,當地周邊村被“以租代占”的耕地超過100畝,大部分已無法耕種,更為甚者,選礦產生的大量粉塵,被風吹四散,覆蓋了山體周邊,從尾礦壩滲出的污水,污染著周邊尚未被侵占的土地。
村里的老人說:由于耕地被占,山體被污染,年壯的村民不得不外出找活養家,整個采礦區的空氣中彌漫著隨風飄散的礦粉,這樣的狀態已經有十多年了,被開采出的礦渣和廢石一直堆放在那里,很多礦上的工人工作待不到一年半就被換下,也有不少工人因吸入礦粉而患上各種疾病。
河北周邊的山體生態環境關系我國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是構建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并在不同場合反復強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把生態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
然而冀恒礦業卻毫不收斂,從奧威控股(01370.HK)在今年年初發布的公告--公司于未來將計劃通過公司全資附屬子公司冀恒礦業拓展建筑用砂石料生產、銷售業務來看,奧威控股計劃根據冀恒礦業的地質資料及廢石指標檢驗結果,將利用冀恒礦業的廢石生產建筑用砂石料及機制砂。
通過天眼查查詢得知,冀恒礦業于2019年1月24日變更了企業經營范圍,增加了建筑用石生產、銷售,據了解,冀恒礦業的相關固廢利用項目已向當地政府申請立項,計劃于2019年7月初建成投產,
目前生產設備已經全部安裝完畢,但還未取得采礦許可證和安全生產許可證,都是在晚上偷偷生產。
在環保高壓之下居然還頂風作案,知情人表示,只能說政府在保護或者默許該企業的非法生產行為。

(冀恒礦業投資上億元的建設用石生產設備已經建成投入使用)
如此嚴重的問題,淶源縣自然資源局對冀恒礦業破壞太行山系的行為是否知情?9月24日當天,冀恒礦業鐵礦開采工作仍在繼續,從遠處就能聽到鐵礦機械轟隆聲,工地內挖掘機和運輸車輛往返運輸礦石。
淶源縣環境保護局副局長高素潔獲悉上述情況后,立即電話叫停冀恒礦業的開采行為,但該局負責冀恒礦業環保監察的負責人卻說:“村民反映冀恒礦業的污染問題情況基本屬實,冀恒礦業在淶源縣開采鐵礦已經十四年,每年納稅數值是淶源縣財政收入的一半以上,作為當地環保監管人員,工作壓力非常大。”
在當地聽到最多的幾句話是:只要上面有人就能干、冀恒礦業是上市公司子公司、老板是全國人大代表、淶源縣根本不敢管。
淶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礦管股股長趙曉娟表示:“冀恒礦業鐵礦開采行為屬于合法開采,不存在超面積開采,至于冀恒礦業新上建設用石生產設備,有關手續正在辦理中,還沒有開工生產。
太行山區本來就生態脆弱,植被少,缺乏涵養水源、調解地面徑流能力,雨多時洪水宣泄而下,雨少時河川干涸斷流,形成大雨釀水災,缺雨遭旱災。
有關專家認為,改善生態環境,解決貧困狀態,決定了開發太行山資源應當從長計議,也正是有長期規劃和近期目標,使太行山區在20多年的開發中植被覆蓋率得到提高,居民收入得到提升,然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生態和貧困”兩大主題。私采濫開,對于暫時緩解貧困起到一定作用,但長遠來看,生態環境的破壞帶來的可能是無法彌補的生態災難,而資源的有限性必將重陷生態貧困,以此方法來解決貧困無異于飲鴆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