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10日,以“名彩與美”為主題的第三屆中國(岑溪)石材建材博覽會在岑溪市舉行。在開幕式的當日,石材產品、工藝品、廢石料等簽訂合同金額達10多億元,礦設備、加工設備訂購金額1億多元,接待旅游人數達1萬多人次,旅游消費達50多萬元。
以往,該市的石材產業由于管理、技術及產業規劃滯后等原因,每年產生超過150萬立方米的石材廢料(漿),綜合利用率極低,大部分傾倒堆存在山沖溝坡,造成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困境之下如何突圍?近年來,岑溪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以“石”為媒,與“石”俱進,抓好石材產業整合升級,對石材廢料進行綜合利用,做強補鏈延鏈的文章,促進了產業的提質升級,石材固廢綜合利用產業已成為該市新的經濟增長點,“中國花崗巖之都”這張名片演繹出新的精彩。
岑溪石材建材產業通過實施退城進園升級發展戰略,初步探索出一條石材建材產業轉型發展的新路子。石博會還舉行石材工藝設計論壇、岑溪市投資環境推介會等活動,集中展示了岑溪石材產業發展新成果和新環境。
“石材廢料可以加工成人造花崗巖板材等,開采過程中伴生的稀土可以統一回收利用。”岑溪市瀚博再生資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龍明在論壇上說,石材行業廢料也是“綠色石材”,該公司投資3億元在岑溪發展花崗巖廢料、液體廢料的零排放生產處理以及深加工項目。
如今,岑溪市三堡振興石材加工區的廢石漿處理項目,能讓石材加工企業產出的廢石漿不出園區,實現就地資源轉化,有效解決了石材加工環保問題,延長了石材產業鏈,實現變廢為寶。
走綠色路線,石材產業整合上規。為徹底解決石材“小散亂污”問題,推動石材企業轉型升級、上規入統。該市逐步完善石材產業準入條件,對企業的規模、工藝技術、安全環保、產值稅收等提出具體要求,形成培育石材企業上規入統的長效機制;實施石材產業“退城進園”和整合升級戰略,促進石材產業高質量發展。該市將223家規模以下企業(個體戶)整合為59家企業(獨資公司或股份公司),培育10家石材固廢利用企業上規入統。
建設生態園,發展石材固廢綜合利用產業。該市制定石材廢渣(漿)綜合利用計劃及措施,建設石材再生資源綜合利用園區。目前,全市已有19個石材固廢綜合利用項目開工,其中建成投產11家、上規入統10家,生產人造石板材、異型材、工藝品、機制砂、鉀鈉材料等產品,實現了變廢為寶。今年以來,該市規模以上石材固廢利用企業達到8家,占全市規上企業的8.9%,1-10月,實現工業總產值2.12億元,繳納稅費800多萬元。
培育延伸石材產業鏈,打造石材產業群。該市實施產業鏈縱向擴張戰略,向礦山開采、荒料貿易等上游進軍,以及向裝飾工程、花崗巖廢料(石漿)循環利用等下游發展,形成集初加工、深加工、精加工、廢料(石漿)循環利用多種生產能力于一體的石材生產格局。目前,該市共建成市級園區6個、鎮級園區1個,總規劃面積近9000畝。去年,該市石材產業產值達75.5億元,初步形成了礦山開采、板材加工、石漿廢料綜合利用、產品運銷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從業人員超過3萬人,是中國最大的花崗巖生產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