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擔心沒市場,只擔心滿足不了市場。”歲末,記者走進衡陽運輸機械有限公司,看到10多輛大貨車排隊進廠裝貨的情景,印證了董事長廖純德的話。
今年6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全國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衡陽運機入列其中。
鮮為人知的是,衡陽運機的前身衡陽運輸機械總廠,1954年建廠,是中國機械工業“老字號”,卻一度瀕臨破產,如今“二次成長”,成為全國散裝物料輸送裝備行業的“領跑者”。
國內市場占有率居行業第二
在山東某黃金礦,一條傾斜度超過30度的皮帶輸送機,正源源不斷地將礦石從井下穩穩地傳輸至地面。
“31度大傾角設計,是國內首次在井下帶式輸送機上的嘗試。”衡陽運機技術三部負責人向軍介紹,傾斜角大,物料傳送過程中容易下滑,物料不僅要“堆得住”,還要“堆得多”,并非易事。
衡陽運機攻克了這種大傾角深槽帶式輸送機的關鍵技術,將斜井建礦長度縮短了40%,節省設備投資55%以上,提高輸送效率33%以上,目前成功通過中試,深得項目方認可。
長距離、大帶寬、大運量、高帶速、大傾角……圍繞散裝物料輸送裝備的開發和制造,衡陽運機做足文章,為能源、港口、礦山、建材等央企及國家大型項目提供配套產品和服務。今年前10個月,衡陽運機交付使用的項目數有近百個。
“市場需要什么就研發什么,公司每年都有兩三款新產品上市。”廖純德說,目前,衡陽運機開發的6大類近300種輸送設備,全部擁有獨立知識產權,獲得國家發明專利165項。
智能移置式帶式輸送機,一改傳統產品兩點固定輸送線路,可根據施工現場變化進行整機移動,成本、能耗齊降;大管徑圓管帶式輸送機能實現密閉輸出,避免撒料、揚塵;隧道掘進帶式輸送系統成為盾構機的“搭檔”,為盾構機掘進提供連續出碴,提高了隧道掘進效率。
專業化發展成就“小巨人”。廖純德介紹,全國同行業大大小小的公司有5000多家,衡陽運機去年的市場占有率是16.9%,排名第二。
大膽改革,“老字號”迎來新生
年關將至,衡陽運機正在召開會議要把公司2020年版《企業管理手冊》定下來。
手冊多達127頁,拿上手,分量不輕;翻開看,17大類、357條,涉及營銷、法務、環保、知識產權、風險防控、財務等方方面面。
從2003年公司改制起,《企業管理手冊》已經出到第8版,一版比一版厚,這也是公司改制后管理制度標準化的體現。
上世紀80年代,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衡陽運機的前身衡陽運輸機械總廠逐步走下坡路。到2002年左右,“工人工資都發不出來”,公司瀕臨破產。
時任廠長廖純德大膽改革,一方面,穩定隊伍,打消顧慮,12位“能干人”進入董事會,258名股東由45位骨干持股,無一人下崗;一方面,政策放開,“財權”下放,共擔風險也共享收益,充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改革當年見效。2002年公司產值還只有2000多萬元,2003年就提升至6000多萬元,2004年做到了1個多億。
目前衡陽運機有28個子公司,都是獨立法人,實行項目負責制。其中,生產領域就有托輥、滾筒、減速機、橫梁等13個生產分廠,對帶式輸送機各項關鍵零部件,實行拆分式生產,每個生產分廠專攻一項關鍵零部件,將產品做精、做優。
生產環環相扣,市場步步為營。該公司國內售后都是24小時內到達現場,曾經用飛機給客戶送配件。
品質證明實力。華能唐山港曹妃甸港區煤碼頭工程項目,一開始都是邀標國外知名企業。衡陽運機爭取到一個競標機會,在一個月內做出了方案,最終脫穎而出。如今,衡陽運機為曹妃甸5000萬噸級大型港口煤碼頭堆取裝卸輸送系統開發的一系列新產品、新技術,成功投產運行一年多。
“公司從年頭忙到年尾,13個生產分廠的21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行,目前訂單排到了明年五六月。”雖然很忙,廖純德的話里充滿了興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