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報道了安順承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承在粉塵治理道路上的摸索與情懷,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圓桌對話”環節,陳總作為特邀嘉賓參與其中。
報道正文
2019年12月28日,由人民日報社《民生周刊》雜志社、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暨第十三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在北京舉行。

在以“新時代 新責任”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中,提到做企業的初衷,安順承誠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陳承表示:“環保是一個良心工程,是民生的一個重要領域,事關我國近14億人的健康。”

陳承,2014年初開始從事采石場粉塵治理的研究,將粉塵治理作為社會使命。為了解全國的砂石生產工藝及現有國內的治理技術,陳承在礦山現場待了一年多,近乎走遍全國考察學習鉆研,同時與擁有研究生90人、博士生10人及多年從事砂石和機械行業近20人的國內唯一的粉塵研究機構,歷經1年多的時間研究出效果極佳的采石場治理技術,實現了粉塵治理量身定做、效果最佳、投入最少、耗材最低、無需售后,解決了多年來釆石場粉塵治理技術的難題。
“承誠科技解決的就是砂石廠的粉塵污染問題。粉塵的危害在行業是眾人皆知的,其中最為可怕的是‘塵肺病’,一個人只要患上塵肺病,那可能意味著一個家庭的破碎!因此,同行不要只想著借助環保的東風賺錢,更不要辜負關注、信任我們的人的期望,真正為客戶解決問題,避免反復投入。”陳承表示。

創業之路,篳路藍縷。2014年央視報道貴州的砂石粉塵特別嚴重,他決定去做礦山粉塵治理,當時擺在承誠團隊面前的困難特別大。他們開始在礦山去常駐,了解各種砂石工藝,全國奔走,了解國內現有的除塵技術,對比各種技術,掌握分析優缺點。最終打動了國內唯一擁有50年粉塵治理研究機構,給他們做實驗分析。就這樣承誠科技組建起一個全面先進成熟的粉塵治理系統,開始研發實踐總結突破提升,不但治理效果好,解決了行業的治理難題,更是有效持久運行,而且企業投入成本低、運行成本低、使用簡單、有備用措施、無需擔心售后問題。對于粉塵治理,陳承表示:“我們這一路,從來不問粉塵有多大,只問粉塵在哪里!”
近兩年,隨著承誠科技的產品不斷完善升級,加上市場需求旺盛,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好粉塵治理這個事業,如何更快、更好的引領、影響這個行業,是陳承正在努力的事情。
如何真正做好粉塵治理?陳承表示可以將技術授權分享給行業中的制造企業。“因為環保和粉塵治理領域的前景很好,如果能影響其他更多人做好環保和粉塵治理方面的事情,就是我本人的心愿,也是企業的價值所在。”陳承認為,一個企業真正的價值不是在于多大,歷史有多悠久,而是它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它能給社會帶來什么。
如今,安順承誠的運行團隊已達500人的規模。所生產的產品也已遍布華南、華東、華北、中原、西南等多個地區的礦山企業。憑借領先的技術和創新的發展理念,安順承誠《礦山粉塵治理技術各項專利》在2018世界環保經濟與環境大會上得到高度評價。而陳承本人,也在2019年被聘為國際生態經濟協會綠色礦山環保專業委員會專家。“我們始終把粉塵的有效治理當作社會使命,環保絕不是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一份社會責任。”陳承說。
陳承介紹,下一步,安順承誠拿將出1000萬的啟動資金,重點攻克爆炸性粉塵的治理工作,力求在環境保護方面做出更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