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已經拆除違法占地所建的鋼架棚,并按要求恢復土地原狀。”日前,重慶市秀山縣紀委監委工作人員到平凱街道曉教村開展“回頭看”,一邊聽企業負責人講述違法占地整改情況,一邊通過“秀耕碼”小程序在線比對當前位置是否占用耕地、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
此前,該縣紀委監委收到線索,反映縣規劃自然資源局監督管理缺位,對企業違法開采砂石、占用土地行為查處不力。針對該問題線索,縣紀委監委第一時間成立核查組展開調查。
經查,某公司在項目建設過程中超出批準范圍占用耕地、違法開采砂石,縣規劃自然資源局、屬地街道未開展有效監督管理,未能及時發現并查處制止,存在履行監管職責不到位、執法不深入,不作為、慢作為的問題。
最終,違法主體受到相應的行政處罰,相關部門及屬地街道的責任人員也被追責問責。其中,黨紀政務處分1人,誡勉1人,組織處理6人。
“查處不是最終目的,推動標本兼治才是關鍵。”該縣紀委監委堅持以案促改促治,針對該案暴露出的項目批后監管漏洞,制發監察建議書1份,工作提醒函1份,督促縣規劃自然資源局舉一反三,加強對全縣已批在建項目的施工現場進行檢查巡查,實施全過程監管模式,防止亂占耕地;指導建立“巡查監管”等機制,明確全縣土地、礦產自然資源巡查監管職能職責及分工,確保責任落實到人、任務落實到位。
同時,推動縣規劃自然資源局開發“秀耕碼”,實現用地選址合規性自主查詢,通過數字化手段預防違法違規用地問題發生;并常態更新《耕地保護一本賬》,明確鄉鎮街道耕地保有量、違法占耕問題整改等目標任務,壓緊壓實屬地監管職責。
同時,立足“監督的再監督”職能定位,縣紀委監委持續推動耕地保護這一重要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充分運用“室組地”聯動協作,深入全縣鄉鎮街道和相關部門開展實地督查,重點檢查衛片執法圖斑和各級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情況,推進整改工作。加強與巡察、審計等職能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問題線索移送等工作機制,形成耕地保護監督合力,持續推動耕地保護政策落地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