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全球礦業發展面臨的不僅是經濟衰退風險帶來的影響。多重因素交織作用,使得全球礦業發展的不確定性較之前明顯增加。市場普遍從樂觀轉為謹慎樂觀,未來的挑戰與機遇被賦予新的內涵與意義。伴隨著中國等經濟體發展復蘇的拉動,全球礦業市場正在深度調整中緩慢回升。但未來疫情的發展仍然對礦業行業及其市場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勘探活動有所抬頭

資料圖
從礦業價值鏈的最前端——勘查的投資看,疫情的影響較為明顯。“2020年,全球礦業公司勘查預算下降11%,尤其是今年上半年,有好幾個月勘查活動處于停滯狀態。”標普全球財智金屬與礦業研究主管馬修·皮戈特表示。但大型礦業公司依然是全球礦業勘查的主力,并且礦區勘查支出已經開始呈現出一定程度的回暖跡象。
面對復雜艱難的勘探環境,主要公司同此冷暖。相比而言,中型公司勘查預算降幅較小,而草根勘查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其份額延續下行趨勢并創新低。草根勘查項目回暖較弱。標普數據顯示,2020年中型公司勘查預算減少3%;草根項目礦區勘查預算持續下行,降至歷史新低,減少了1.74億美元。
“這種預算的消減對銅礦的沖擊是最大的,澳大利亞和加拿大減少了10%,秘魯和智利分別減少28%、29%。除了金銀之外,其他金屬的預算均有所減少。未來,勘查預算會進一步受限,進而影響其他貴金屬。”馬修·皮戈特表示。
今年二季度,礦業勘查預算支出在一季度大幅下挫的基礎上增加了30%。三季度,受現場活動限制的影響,勘探項目整體比較平緩,沒有一個明顯的上升,但恢復的勢頭仍在繼續。與2018年相比,今年的鉆孔數量顯著下降,小型和中型公司的融資出現困難。但隨著經濟的復蘇、市場的反彈,融資活動也正在恢復,融資次數、金額都在回升,尤其是一些特定礦產。
“未來,勘探受到的影響不會在短期內得到迅速恢復,2025年預計融資反彈可能會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馬修·皮戈特認為。
生產正在逐步復蘇

南非、澳大利亞、智利、秘魯等礦產資源國新增確診病例變化趨勢(數據截止到11月12日)
生產方面,今年6月份全球礦山陸續投入生產。之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礦業生產嚴重受挫,很多礦區停產。
數據顯示,今年二季度排名前20位的生產礦山產量呈現明顯下降。其中:銅產量下降4%,鎳產量下降4%,金產量下降9%。
鐵礦石和鋼鐵需求與全球宏觀經濟緊密聯系。伴隨著經濟形勢的變化,較大的鐵礦石生產國的產量當前正在逐步提升。巴西作為鐵礦石出口國,今年其鐵礦石出口額和出口量均出現大幅上漲,特別是最近幾個月。
疫情導致的經濟衰退,拉低了今年的全球石油產量。原油生產的變化反映出這種衰退或波動。從長期來看,預計未來油價仍持續這種波動性。此外,對新能源增速的預測,會進一步縮減石油、煤炭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
“未來充滿著不確定性,有積極因素,也有負面因素。雖然可再生能源增長非常迅速,但全球對于天然氣的需求未來30年還會進一步增長,而且原有需求會保持穩定。”IHS Markit公司副總裁賈斯汀·佩蒂特表示。
與此同時,礦業資本市場也在疫情沖擊之下出現不同程度的下調。與疫情暴發之前相比,標普預測全球采礦資本支出將減少15%。并且,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2021年采礦資本支出能否恢復,市場偏向于“不一定”。
2012年以來,礦業開發投資持續下降。加之,今年疫情影響,大型礦業項目停滯很可能進一步影響到投資。
盡管疫情對整個行業影響非常大,未來復蘇之路亦會漫長曲折,但一些指數提振了礦業市場。從勘查價格指數看,大型礦業公司的股價表現令人鼓舞。整體上,礦業股表現比較強勁,為復蘇階段的全球礦業注入了信心。
一些特定的貴金屬受疫情影響較小,但貴金屬特別是黃金沒有新增儲量。黃金、銅的發現越來越少,這使得能否支撐需求成為一個問題。為了彌補銅需求的缺口,未來3年需要加大銅產量。
對于全球銅礦供需缺口,世界銅業研究小組和銅業委員會預計,今年可能會有一些短缺,但明年可能會相對充裕。
市場偏于謹慎樂觀
對于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共識。IMF和標普對于今年全球經濟預測都是收縮的。市場能夠恢復充滿了不確定性。
金屬市場價格因疫情暴跌之后,今年二季度紛紛出現上漲。金屬市場正在經濟重啟的前景下走出悲觀情緒。大宗商品在未來的需求被看好,部分市場供應減少也是利好因素。三季度,這一趨勢得以持續,大宗商品價格保持高于今年初的水平。
“金屬礦產品價格的變化,顯示市場從悲觀轉為謹慎樂觀。我們認為,未來金屬礦產品市場將出現進一步上揚,很多投資者也在尋找一些新的投資方式。三季度,金和銀的表現會更好。”馬修·皮戈特稱。
他表示,總的來說,目前工業大宗商品需求呈現樂觀情緒,預計主要金屬價格和需求將謹慎復蘇,但風險偏于負面。整體的礦業活動受疫情影響而中斷。從長期看,礦業勘查開發的資本支出受到影響,加之礦產地發現率降低,可能導致未來金屬需求難以保障。
對鐵礦石的需求尤其是中國對鐵礦石需求的變化,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鐵礦石市場。未來,電氣化、脫碳、社會責任等綠色事件,將增加企業成本,在孕育機遇的同時,也會影響鐵礦石價格。
“2020年,鐵礦石價格降到每噸100美元以下不太可能。2021年,鋼鐵對鐵礦石需求增長的可能不會很大,廢鋼率會更多,而且鐵礦石的生產可能會比需求增長更快一些。因此,現在鐵礦石每噸120美元的價格可能會有一些壓力。”瑞典原材料集團公司合伙人安東(Anton)表示。“我們進入了一個新的低增長時代。從長遠看,鋼的需求在增長,但對鐵礦石的需求在減少,鐵礦石價格面臨壓力。”
談到未來對礦產資源的需求,專家們對金屬和非金屬產業的發展表示期待,認為人類社會發展可能會越來越多地依賴于金屬,而不是化石燃料。這樣,就會對銅、鈷、鎳和其他金屬有更高的需求,對鐵、鋅和傳統金屬也會有比較高的依賴。與低碳或可再生能源相關金屬將受到關注。同時,與新能源、新材料、新產業相關的非金屬也表現出良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