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大武口區人民法院依法對被告人張凱等17人涉黑案一審公開宣判。

法院經審理查明,2009年以來,被告人張凱以親緣、同學、朋友關系為紐帶,以泰和翔達公司、中辰礦業公司為依托,實施多起違法犯罪行為。
形成了以被告人張凱為組織、領導者,被告人周揚、張全龍、孟令海為積極參加者,被告人姬興存、卜范福、武玉雷、郝少東、李鐵鋼、吳華、楊勇為其他參加者的黑社會性質組織。
張凱先后投資成立泰和翔達公司、泉龍吉昊公司、中辰礦業公司等企業,以高額工資、入股分紅、配備車輛、購置房產為手段,先后籠絡周揚、孟令海、姬興存、卜范福、武玉雷、李鐵鋼、郝少東、吳華、楊勇等為企業骨干,以公司管理模式劃分管理層級,先后有組織地通過實施窩藏、非法拘禁、尋釁滋事、強迫交易、非法采礦、職務侵占、敲詐勒索、聚眾斗毆、妨害作證、幫助偽造證據、故意銷毀會計憑證,隱匿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會計報告,毆打他人等違法犯罪活動,為非作惡,欺壓群眾,攫取巨額經濟利益。
法院審理認為,被告人張凱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并策劃、指揮、授意、唆使其黑社會性質組織成員,實施非法拘禁、聚眾斗毆、尋釁滋事等犯罪行為,應當對該組織所實施的犯罪行為負責,其行為已構成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窩藏罪、非法拘禁罪、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妨害作證罪、敲詐勒索罪、職務侵占罪、強迫交易罪、非法占用農用地罪、故意銷毀會計憑證罪、非法采礦罪、開設賭場罪、行賄罪。其他被告人分別構成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罪、聚眾斗毆罪、尋釁滋事罪等。
根據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及量刑情節,對被告人張凱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窩藏罪、非法拘禁罪、聚眾斗毆罪等,數罪并罰,判處有期徒刑二十四年,剝奪政治權利五年,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對其他16名被告人分別判處有期徒刑十六年至一年不等的刑期,對周揚等3名積極參加者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對其他被告人并處21萬元至10萬元不等的罰金。
本案涉案人數多、證據繁雜,判決書長達500頁,25萬余字。按常態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大武口區人民法院通過與看守所視頻連線的方式,向被告人進行了宣判,并通過戶外電子大屏幕,對外直播了宣判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