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兗州煤業公司東灘礦選煤中心堅持“全面感知、優化協同、綠色環保、智能選煤”理念,積極探索基礎升級、系統建設、服務應用“三步走”升級改造路徑,實現了從傳統選煤向智能化選煤的轉型跨越。
東灘礦選煤中心將基礎數據化升級作為智能化建設的第一步,現場設備、閥門及翻板、皮帶保護以及單機自動化設備全部接入集控系統,安裝精準在線監測傳感器,實時監測生產過程。
目前,選煤中心836臺設備和控制環節實現了遠程集中控制,可精確監控120個環節工況和工藝參數。
在調度集控中心,選煤中心總工程師孟旭介紹了集控系統的優越性能。“監控數據實時顯示設備的壓力、溫度、閥門狀態等,一旦出現故障會自動報警,大屏彈出故障點的視頻畫面,在調度員的指揮下,維修人員能夠很快到達現場解決問題。”孟旭說,“在生產過程中,系統會根據關鍵數據、現場視頻、報警信息等情況靈活選擇啟車方式,即使發生啟車故障,也能自動處理,大大提高了生產運行的穩定性。”
數據的收集是基礎,把數據的價值發揮到極致,才是關鍵。
選煤中心增加高性能應用服務器及WINCC服務器,通過構建工業物聯網絡,建立機器與機器、機器與人、人與人之間的智慧互聯,應用工控安全系統、人員權限管理系統以及手機端智信系統,提高現場執行力,減少現場隱患。
此外,選煤中心利用iEAM企業資產管理平臺,將設備臺賬電子化保存,通過現場二維碼掃描或手機端智信獲取設備的相關信息,使設備實際維護數據一目了然,維修計劃靈活配置,計劃日歷自動生成,維修維護效率大大提高。
“過去,我要走上千米的皮帶,查看上百臺設備,才能發現一個問題。現在,我只需要根據手機提示,就知道哪里有故障,要去哪里及時把問題處理掉,特別高效。”談及智能化帶來的便利,選煤中心機修一班大班長盧繼東高興地說。
智能化升級在改變傳統工作方式的同時,也將大數據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
“目前,選煤系統智能化升級保證了整個洗選系統運行穩定可靠,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為實現洗選效益最大化奠定了基礎。”東灘礦副礦長徐京介紹。
在重介分選環節,選煤中心采用分選密度自動調控技術,自動調節各分選系統密度,替代原有人工經驗操作,穩定分選指標。粗煤泥分選環節采用TCS智能粗煤泥分選機替代傳統人工調控的TBS分選機,實現無人管控;浮選環節利用智能浮選技術,采用最前沿的礦漿灰分儀以及智能加藥站設備,實現浮選加藥環節自動調控,穩定浮精產品指標;濃縮壓濾環節利用智能加藥技術,自動調節絮凝劑配藥濃度和加藥量,減少崗位人員。
“隨著智能化升級步伐加快,選煤中心將實現生產全過程無人值守、有人巡檢,生產人員將減至100人,精煤產率力爭提高3.5%,聚寶盆作用充分顯現。”徐京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