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正在影響全球經濟,也對日本的各行各業造成了影響。汽車行業是日本的重要經濟支柱之一,對就業和稅收的貢獻都不容忽視,然而目前日本汽車行業正面臨嚴峻考驗,眾多企業正在采取各種可能的辦法,盡量減少金融危機帶來的負面影響。
整車和零部件企業皆受影響 10月10日晚,東京電視臺制作一期專題節目,專門討論金融危機下的日本汽車業生存現狀。報道直接深入汽車制造業現場,并邀請豐田汽車公司社長渡邊捷昭為特約嘉賓。據報道,名古屋一家名叫“三綱產業”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早在金融危機發生前,由于原油和鋼鐵原料漲價就已經經營困難,通過技術革新和縮減成本后,情況有所好轉。可是,金融危機發生后,三綱產業不得不大規模裁員,并停掉了兩條生產線。
“愛知鋼鐵制工”也是生產汽車零部件的。為了緩解金融危機、原材料價格上漲造成的壓力,該公司員工開會研究渡過難關之策。為了減少工作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制定了很多節約規定,同時強化技術開發,力爭最大幅度降低成本。“金融危機才剛剛在日本擴散,對汽車業就有很大影響,今后還不知道影響有多嚴重。”公司負責人說,“所以我們只能盡早采取對策,以求生存。”
渡邊捷昭說:“豐田汽車公司在全球的發展正蒸蒸日上,但卻因為美國金融危機、原油緊張和原料上漲等重壓被迫放慢了腳步。”
此前,豐田公司剛剛縮減了北美地區大型車的生產規模,并被迫裁員。渡邊捷昭說,公司也因為大型車銷售不振,收益大減,高額的研發投入難以在短期內回收,這更增加了財務負擔。
車市低迷
據日本汽車協會公布的最新數據,今年9月,日本新車銷量為47.6818萬輛,而去年同期則為49.9795萬輛。9月的新車銷量同比減少2萬多輛,舊車的銷量也同樣大幅降低。日本汽車協會負責人認為,新車、舊車銷量減少主要是因為汽油和原材料漲價,再加上金融危機的影響,下半年的銷售情況也不會好轉。《富士產經新聞》最近報道說,由于日本經濟受美國金融危機影響出現蕭條,日本汽車銷售未來一段時間仍不容樂觀。日本的汽車銷售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賣得好的車主要是高檔車和一些小排量車,而其他車型銷量則持續萎縮。
日本人的換車周期延長,是汽車銷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日本gariba自動車研究所所長鈴木詳一說:“本來日本家庭的汽車保有率已經達到了80%,而汽車的耐用年數也比過去長。此時又趕上美國金融危機導致日本經濟前景不明,有車族對是否買車變得十分猶豫。”
日企海外收入減少
(源自:中國行業研究網)
日本《讀賣新聞》指出,美國金融危機導致日元升值,這對日本汽車業的打擊尤為明顯。因為日元升值會讓很多企業的海外收入減少,而股價下跌又會給與內需有關產業造成負面影響。hi-lex公司是一家生產車用電纜的企業,其40%的產品銷往美國。該公司社長德弘勝昭說:“本來美國經濟低迷導致汽車銷量大幅下降,而金融危機之后,公司經營更困難。”
目前有日本經濟界人士提出,日本企業可以通過提高海外生產比率、降低成本,來應對日元升值帶來的影響。但一些企業管理者認為這并不是長久之計,企業還是應該多練“內功”。渡邊捷昭說,日本的汽車業和零部件加工業基礎不錯,他們可以通過不斷改進技術和產品質量,同時想盡各種方法節約材料,降低成本來提高競爭力。
(源自:中國行業研究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