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非常重視戰略性礦產資源保障,2009年日本列入的31種優先發展的戰略性礦產中包括硼,2012年日本30種關鍵礦產包括石墨、硅、螢石等3種非金屬礦;2017年歐盟公布的27種關鍵原材料包括重晶石、天然石墨、硼(酸鹽)、螢石、磷、硅、石棉等7種非金屬礦產;2018年美國內政部公布的35種關鍵礦產清單包括螢石、天然石墨和重晶石等3種非金屬礦產;2019年澳大利亞發布的《關鍵礦產戰略2019》24種關鍵礦產中包括石墨。2016年我國將晶質石墨和螢石等非金屬礦產也列為戰略性礦產。戰略性非金屬礦產是指對經濟高質量發展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的非金屬礦產。
戰略性非金屬礦具體包括三個方面含義:
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必需;
②國內短缺、供應存在風險;
③國內資源豐富、能夠提升國際話語權和控制力。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力的關鍵領域。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實施“中國制造2025”,已成為我國的國家戰略。戰略性非金屬礦產對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支撐制造強國的實現具有重要的作用。
戰略性非金屬礦產界定原則
根據戰略性非金屬礦產的定義,重點關注以下5個原則:
①戰略性新興產業某個領域重要產品生產制造的關鍵原材料,這些礦產或者作為組分材料進入產品之中,或者作為輔助材料消耗于產品生產過程,均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必需,并且難以替代,即便在工藝上能夠實現替代,也可能對產品的技術性能和經濟成本造成影響;
②重點關注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密切相關的非金屬礦產,排除相關性不強的基礎性非金屬礦產,以便聚焦重點礦種;
③用于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消費量占總消費量一定比例,或戰略性新興產業使用其中一部分特定資源;
④優勢礦產(資源優勢、市場優勢):出口占比較高,或別國列入的關鍵礦產,同時我國是其主要進口來源國(對別國造成一定供應風險);
⑤緊缺礦產:存在貿易安全的非金屬礦產,對我國戰略新興產業造成一定供應風險的礦產。
戰略性非金屬礦種確定:
根據戰略性非金屬礦產的定義及界定原則,綜合考慮我國非金屬礦產資源現狀、應用領域、未來需求等,暫定晶質石墨、螢石、石英、葉蠟石、硼、重晶石、硅藻土、高嶺土、滑石、石榴子石這10個礦種為戰略性非金屬礦產。其中:晶質石墨、硅藻土、高嶺土、滑石為優勢礦產,重晶石、葉蠟石和螢石由優勢礦產逐步變為緊缺礦產,緊缺礦產為石英(高純)、硼、石榴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