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建(601669,SH)召開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據業績說明會,面對嚴峻復雜的國際形勢、新冠疫情持續蔓延等挑戰,中國電建經營業績穩中有進,主營業務全面開花。全年實現新簽合同7802.83億元,同比增長15.91%;實現營業總收入4489.80億元,同比增長11.70%;實現歸母凈利潤86.32億元,同比增長8.07%。
會上,中國電建董事長丁焰章表示,2022年,中國電建計劃實現營業收入5050億元,計劃新簽合同金額達到8600億元。丁焰章表示,綠色砂石正處于搶灘布局的關鍵期。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對環保提出了更高要求,而砂石骨料是基礎設施建設不可或缺的基本建材,綠色砂石產業已成為兼顧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的優質解決方法。
丁焰章表示,中國電建將積極把握這一十分寶貴的市場機遇,搶占優質資源,堅持合法合規和綠色環保原則,做強做優做大綠色砂石建材業務,實現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的協調發展。

截至2021年底,中國電建已獲取砂石資源項目6個,儲量30.43億噸,年產13450萬噸。其中,已投產綠色砂石項目1個,為池州長九灰巖礦項目,設計年產能6000萬噸,分兩期實施,第一期年產3000萬噸已投產,第二期預計在2022年內投產。
央企、國企搶灘登陸,傳統砂石行業正發生變化
近些年以來,我國砂石行業依然延續著“石破天驚”般的神話。隨著一批大型國企、央企及水泥企業的紛紛“加盟”,砂石行業熱度居高不下。盡管在疫情、環保等外部因素影響下砂石價格略有動蕩,但絲毫沒有影響投資者的信心,一大批新設立的砂石采礦權成功出讓。
現在的砂石采礦權炙手可熱,已完全打破傳統的競爭格局,傳統的砂石行業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以民營為主的砂石礦山格局已被打破。在新一輪砂石產業布局中,央企、水泥企業和地方國企正成為主角。
近兩年,隨著局部砂石市場供需緊張,礦產資源競爭也日益白熱化,砂石價格一路持續走高,逐漸變成了多方人士口中“瘋狂的石頭”。在這樣的背景下,一些央企、國企紛紛“搶灘”砂石市場,在瘋狂搶占市場資源的同時,也在積極布局、拓寬行業產業鏈,盯準了砂石礦山。發展砂石,大型國企、央企,在資本、客戶、市場、礦產資源、工藝裝備、管理方式及人力資源等運營管理方面有著著很大的優勢。“十四五”利潤率提升進入瓶頸期,砂石骨料行業將成為大型國企、央企新的競爭優勢和經濟增長點。
全國砂石價格小幅波動,總體健康有序
2022年初以來,我國砂石價格總體平穩。
進入3月份以來,全國建筑市場開始陸續恢復,砂石需求有所提升,但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受疫情防控所造成的工地封閉、停工、停運,以及國際局勢造成油價高漲導致的砂石運輸成本增加等問題,都對砂石市場行情造成影響。
據統計,2022年3月全國砂石骨料價格(部分為代表性企業),其中,長江部分港口砂石產品價格同比上漲較為明顯;沿海部分港口、西江沿線及四川地區普遍呈下降趨勢;北京、河南、河北、廣西等地區砂石價格基本保持穩定。
沿海部分港口和地區下跌1-8元不等。其中福州松下港機制砂(2.3-3.5)降至58.2元/噸,降幅高達9元;
四川地區砂石價格普遍下降約3元/噸,天府新區機制砂降至116元/噸、天然砂降至110元/噸。成都市機制砂降至102元/噸、天然砂降至97元/噸;
西江沿線砂降至90 元/噸、碎石(10-20mm)降至96元/噸;
淮河流域宿遷港鄱陽湖砂(2.2-2.8)上漲至152.3元/噸,連云港灌河港機制砂 (2.3-3.5)上漲至115元/噸。
以點帶面,局部帶動整體的高質量發展
事實上,近年來,由于砂石行業發展不平衡,導致砂石市場也是冰火兩重天,在東北和西南一些地區,因為砂石企業“小散亂”問題還未得到根本解決,砂石市場低迷不振,砂石價格一直在低位徘徊。而在華東、華北、華中、華南等地區,已基本完成了資源整合,砂石市場比較有序,砂石價格比較穩定。
地方政府要統籌謀劃,科學布局,既不能不顧當地區域實際需求大開口子,大上快上砂石礦山,又不能不顧當地基礎設施建設需求而簡單關停;既要頂層設計、科學設置砂石礦業權,健康有序推進砂石骨料產業發展,又要制定合理的砂石礦業權基準價,防止惡意競價、盲目圈礦現象的發生,切實保障砂石有效供給和價格的平穩。

真正的發展不是間歇性努力,而是持續性的進步。據中國砂石協會了解,近些年來,國企、央企在砂石骨料領域擴張速度最快、力度最大,頻頻出手拍下大礦做儲備,類似中國電建砂石儲量超億噸的不在少數,大型國企、央企在發展砂石方面有著很大的優勢。砂石行業全國上下一盤棋,因此,要發揮大型企業的優勢,以點帶面,局部帶動整體的高質量發展才是長遠之道。
新時代,我國經濟要實現高質量發展,生態文明理念對砂石發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砂石行業作為傳統產業,雖然其作用不可替代,但要實現更好的發展,也需要努力創新思路模式,重塑自身形象。”砂石礦山要通過安全發展、綠色發展、科技創新和融合發展,真正把砂石行業做成高質量、綠色的產業,并融入其他產業和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讓砂石行業在社會印象中成為高大上的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