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葛洲壩老河口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老河口公司)“水泥用灰巖礦數字化礦山”入選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2022年建材工業智能制造數字轉型典型案例。
數字化礦山是國家戰略資源安全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評價礦山資源生態環境的重要數據基礎。在建設數字化礦山中要綜合考慮生產、經營、管理、環境、資源、安全和效益等各種因素,整體協調優化,在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提高礦山的整體效益和市場競爭力。

平臺和系統是基礎
據悉,“水泥用灰巖礦數字化礦山”是自動化科技和現場監控的有效結合。開采區和生產線實現了可視化管理,石灰石破碎及皮帶運輸采用了智能化操控,以此降低崗位作業人員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人勞動環境,提高生產效率。同時,數字化礦山與智能采礦技術、計算機圖形學、圖像處理技術深入融合,充分利用三維可視化平臺,通過對露天礦生產計劃和技術的優化,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率和經濟效益。
礦山是石灰石原礦的供應地,其產品是水泥生產中不可或缺的原材料。結合國家對礦山的要求及實際情況,“水泥用灰巖礦數字化礦山”構建了1中心+3平臺+1系統:以數據共享互通為核心,包括工業與辦公網絡、服務器及存儲、信息安全的企業數據中心;以資源開采數字化應用為核心,用于三維地質建模、地質儲量計算、計劃編制、爆破設計、智能配礦等環節的技術管理平臺;以生產數據信息化為核心,用于礦山的生產管理、生產統計、設備管理、安標管理移動App等綜合數據可視化的生產管理平臺;以卡車調度為核心,兼顧邊坡監測、環境監測、安防監測、人員管理的礦山自動化系統;以“數字地球展示平臺”為核心,將其他“2平臺+1系統”數據進行接入,專業打造在三維可視化環境中,集成生產作業各個環節的數據,實現面向生產作業過程的可視化展示、監控、預警與調度,將數字化礦山的關鍵環節在大屏幕呈現的綜合展示平臺。
立體化數據是核心
數字化礦山是將礦山中的固有信息數字化,按三維坐標組織起來,在全面、詳盡地刻畫了礦山及礦體的基礎上,再嵌入所有相關信息,組成一個意義更加廣泛的多維數字礦山。數字化礦山是我國礦山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礦山系統是一個復雜、動態、開放的巨型系統,各部分之間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對于這樣的系統,快速、準確地了解各個系統的運行情況,并使各個子系統配套一致,實時、科學地作出決策,才能發揮礦山系統的最大能力和最佳效益。
據老河口公司相關人士介紹,“水泥用灰巖礦數字化礦山”建設在中國能建葛洲壩水泥集團及老河口市屬于第一例,不僅提高了礦山勞動生產效率,還減少了礦山出現安全事故的概率,同時保證了出礦礦石品位更加均衡、穩定,礦山開采綜合管理水平得以大力提升。舉例來說,使用自動配礦系統和礦山卡車調度系統提高了礦山的生產效率,采礦礦石品位各項數值合格率均達到100%;在礦山生產的過程中無工藝性廢水排放,礦山道路區、生活區均設置有排水溝,生活污水經化糞池收集處理后,用作周邊林地、農田肥料,減少水資源浪費;礦山的主要固體廢棄物為表土剝離物,采取集中堆放,逐步用作平臺的覆土和邊坡綠化及道路修建,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率達到95%,最大限度地實現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與礦山零排廢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