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惠州港灣綠色礦產資源有限公司成功競得廣東省惠州市大亞灣區霞涌曉聯建筑用花崗巖礦采礦權。該公司為國有控股公司。該礦成交價93223.78萬元。可采建筑用花崗巖礦資源儲量共計9632.11萬立方米(約2.69億噸)。出讓期限29年,年產360萬立方米(1080萬噸)向原礦業權人支付剩余資產價值3345.3075萬元,并提供不低于5億元的資金用于霞涌片區內的交通基礎設施。
據了解,惠州港灣綠色礦產資源有限公司,由惠州大亞灣石化工業區投資有限公司控股,該公司為國有獨資企業。同時持股企業惠州大亞灣城市開發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同樣為國有獨資企業。
據統計,2022年09月21日,廣東省惠州市成功出讓博羅縣湖鎮鎮神山18275.56萬立方米(超5億噸)建筑用片麻巖礦采礦權,該礦出讓年限為30年,成交價13.15億元,生產規模為610萬方米/年(近1700萬噸/年)。最終由惠州交投神山綠色現代石場有限公司競得。
2022年08月25日,廣東省惠州市成功出讓惠東縣平海鎮寨頭礦區10642.55萬立方米(近3億噸)建筑用花崗巖礦采礦權。擬出讓年限:30年,成交價15.90億元,生產規模380萬方米/年(超1000萬噸/年)。最終由惠州交投平海綠色石場有限公司競得。
今年下半年,惠州市陸續出讓礦權幾乎都是超10億大礦,據數據表明,廣東省僅惠州市出讓的資源儲量就超過10億噸,年產能近4000萬噸,總出讓成本超4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廣東省礦權累計金額已超300億,值得注意的是,其中多數還是超10億的天價礦權。目前年產能接近17000萬立方米。今年上半年已有三個超60億的大礦出讓成功。
礦區大致地理位置分布圖
自10月28日廣東省發布了廣東省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1-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中提出:建筑石料碎石類年產3億立方米以上,機制砂年產0.975億立方米以上,據初步估算至2025年建筑碎石料、機制砂、海砂及尾礦綜合利用砂產能可達10億噸以上。
規劃提出后廣東省陸續網上掛牌出讓砂石礦權超15宗,據初步統計,全部礦產起始價總額近50億,若全部達產將為廣東省提供砂石年產量超7500萬噸。根據礦產分布圖可以看出,多數礦產分布于沿海地區,由海運將可以直供粵港澳大灣區,同時距離砂石需求較高的城市直線距離小于100km。
截止今日,廣東省中砂平均價為137.74元/噸,碎石平均價為106.79元/噸。千萬礦權頻出,建材需求下降,隨著大型礦山的出讓與成交,未來3-5年內砂石市場可能面臨供大于求的局面,砂石產能過剩的隱憂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