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收盤,新加坡鐵礦石掉期指數報收111.65美元,對比10月27日的收盤價格75美元,漲幅為48.87%;與此同時,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主力合約漲幅為35.92%。
11月初以來,螺紋鋼期貨主力合約漲幅為16.21%,熱卷期貨主力合約漲幅為16.35%;國內螺紋鋼現貨價格漲幅為12.53%,熱卷現貨價格漲幅為11.87%。
作為重要的鋼鐵原材料,鐵礦石漲幅遠遠超過螺紋鋼和熱卷,直接原因是當前處于鋼材需求淡季,鋼材市場成交量持續低迷導致鋼材價格上漲乏力。但是,深層次的原因并非如此,鐵礦石超預期上漲的背后或許存在某種“神秘”的力量。
據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1-11月份中國累計進口鐵礦石10.16萬噸,同比下降2.1%。其中,澳大利亞占比為65%、巴西占比為21%、其他國家占比為14%。
今年以來,澳大利亞和巴西鐵礦石發運量一直比較穩定,中國港口庫存也長期保持在1.3億噸左右,由于鋼廠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鋼廠鐵礦石庫存處于較低水平。
上周焦炭出廠價格第三輪提價正式落地,三輪累計漲幅為300-330元/噸,鋼廠虧損面繼續擴大,大量擴充鐵礦石庫存的意愿進一步降低。
隨著疫情防控的不斷優化,國產鐵礦石生產逐漸恢復正常,供應量穩步上升。另外,11月份印度政府宣布下調鐵礦石出口關稅,海外非主流礦的供應有望回升。
11月份以來市場大肆炒作鐵礦石的理由之一是房地產行業政策轉向。但是,從今年下半年以來房地產企業土地購置面積來看,同比降幅仍然高達45%以上,至少在明年上半年還難以看到房地產用鋼復蘇的曙光。
對于鐵礦石市場唯一的利好就是廢鋼價格的持續堅挺,今年以來,隨著城市拆遷改造的減少,國內廢鋼供應量也在小幅縮減,廢鋼價格一直處于高位,從鐵礦石和廢鋼的性價比來看,鋼廠自然傾向于加大鐵礦石的使用量。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會發現,鐵礦石價格漲幅遠超鋼材價格是不是有點不太正常?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新加坡鐵礦石掉期指數似乎成了大連商品交易所鐵礦石期貨的先行指標,新加坡市場上漲,大連市場這邊就及時跟漲。
從新加坡鐵礦石掉期指數走勢來看,人為操控痕跡非常明顯,由于長期以來該指數成交量較小,操控指數所需資金量無需太多,但是可以間接帶動大連鐵礦石價格的漲跌。
再來說說大連商品交易所的鐵礦石,大家應該知道,11月份以來原油期貨價格跌幅很大,最近10個交易日更是走出10根陰線,與上半年的火熱行情對比,可謂跌至冰點。
隨著原油市場資金的大幅流出,鐵礦石市場資金則出現大幅流入,這股“神秘”資金就成了鐵礦石期貨上漲的主導力量。
這下應該明白了吧?海外小量資金拉動新加坡市場鐵礦石,國內大量資金沖進大連鐵礦石市場獲利,里應外合、配合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