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新疆烏魯木齊市的國家能源集團新疆能源有限責任公司烏東煤礦通過專家驗收,跨入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陣營。
此外,新疆天池能源有限責任公司南露天煤礦、徐州礦務(集團)天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俄霍布拉克煤礦也已通過專家驗收。至此,新疆已有3個煤礦跨入國家首批智能化示范煤礦行列。
為促進煤礦“減人、增安、提效”,2020年,國務院八部委聯合下發《關于加快煤礦智能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新疆俄霍布拉克煤礦、南露天煤礦、烏東煤礦和準東煤田大井礦區二號煤礦被列為首批71家智能化示范建設煤礦陣營。
準東煤田大井礦區二號煤礦為新礦,目前還在建設中。
被列入智能化示范建設的4家煤礦,近年來大力推進智能化建設。天池能源南露天煤礦建成了工業互聯網平臺、露天礦卡無人駕駛系統、單斗—卡尺間斷工藝安全生產管控系統,融合了5G、WIFI6等網絡技術,實現礦區生產區域和辦公區域無線網絡全覆蓋。
烏東煤礦通過智能化改造,建成國內首個急傾斜短壁特厚煤層智能綜放工作面,實現單滾筒采煤機中部斜切進刀、記憶截割和自動跟機。現在礦工采煤不用下井,工人只需坐在生產指揮中心大屏前按下啟動鍵,400多米深礦井下的順槽膠帶機、刮板輸送機、轉載機、破碎機、單搖臂滾筒采煤機依次啟動,煤炭源源不斷運往地面,所有操作全部自動化。通過智能化建設,該礦井下變電所、水泵房、膠帶機等固定崗位,全部實現井下無人值守、地面遠程集中控制,采掘工作面采用智能化裝備,實現“少人則安”的目標。
去年,烏東煤礦原煤生產效率提升4.67噸/工,回采工作面效率由54.316噸/工提升至156.81噸/工,掘進工作面效率提升119.2%,噸煤開采成本降低11.93元。
今年,烏東煤礦主要對5G+透明采煤工作面、機器人群平臺等18個項目進行建設,在現有系統基礎上進一步對各智能化系統進行優化升級,探索建立一套完全契合煤礦智能化建設的管理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