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化以301.5億價格競得內蒙古一煤礦探礦權。據內蒙古自治區公共資源交易網公示信息,經過386輪限時競價,中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內蒙古)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石化長城能源”)以301.5億元競得內蒙古自治區納林河巴彥柴達木井田煤炭探礦權。

據了解,本次煤炭礦業權市場化出讓,是內蒙古首宗以化工原料用煤分類出讓煤炭整裝井田礦業權,也是當地目前市場化出讓的勘查面積最大、資源儲量最大、成交收益最高的煤炭礦業權。
內蒙古自治區納林河礦區巴彥柴達木井田位于鄂爾多斯市烏審旗,面積115.4319平方公里,煤炭資源量21.31億噸,規劃生產能力1000萬噸/年。該井田的勘查開發利用,將為中石化長城能源80萬噸/年煤制烯烴升級示范項目提供優質、充足的原煤供應。
該項目于2019年8月在鄂爾多斯開工,總投資238億元,是國家“十三五”煤炭深加工升級示范項目,計劃2024年建成投產。
中石化長城能源成立于2014年,是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長城能化”的全資子公司。公司一般經營項目包括對煤炭、煤化工、電力、熱力等能源行業和采礦業、交通運輸業的投資等。
長城能化成立于2012年,負責煤化工項目投資和運營,組織協調煤化工項目建設。長城能化的成立,也標志著中國石化煤化工業務發展全面啟動。
近年來,長城能化在煤化工領域多有布局,旗下還包括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寧夏)有限公司、中國石化新疆能源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化長城能源化工(貴州)有限公司。此外,長城能化還參股了中天合創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和畢節中城能源有限責任公司三個合資公司。
目前,中國石化在寧夏、內蒙古、安徽、貴州、新疆布局了5個煤化工基地。
近年來,我國針對加強重要的能源、礦產資源的國內勘探的開發和增儲上產的問題都有一系列部署。
2022年12月7日,青海省自然資源廳發布7份公告,宣布將該省多個油氣勘查探礦權掛牌出讓。公告中,油氣勘查探礦權掛牌出讓區塊分別為青海柴達木盆地大柴旦-都蘭區塊、格爾木東北區塊、都蘭-烏蘭區塊、德令哈區塊、烏蘭區塊、德令哈-烏蘭2區塊、德令哈-烏蘭1區塊。
據悉,探礦權掛牌出讓勘查礦種為石油天然氣,首設出讓期限為5年。2022年以來,國家進一步加大了石油天然氣區塊出讓力度。截至目前,自然資源部今年已掛牌出讓了包括廣西柳城北區塊、鹿寨區塊、黑龍江松遼盆地林甸1、2、3區塊、拜泉南區塊等多個油氣勘探區塊。
2023年3月12日,在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表示:“當前,國家一些主要的礦產對外依存度比較高,新能源、新材料礦產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所以我們必須采取措施,加強國內礦產的勘查開發和增儲上產,確保能源資源、重要的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安全。”他認為,要從全面啟動新一輪的找礦突破戰略行動、進一步完善吸引社會資本投入礦產勘查開發的相關政策、進一步強化礦產勘查的科技支撐三個方面推進礦產的勘查開發和增儲上產相關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