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建集團投資建設的廣東陽西縣溪頭鎮鳳凰嶺礦區建筑用片麻巖礦項目自今年1月初開工以來按照工期加快推進目前已進入土建工程階段,計劃在今年年底完成建設投入使用。
該項目一期總投資約52億元,建設運營期9年,資源儲量約2億噸,開采規模每年3000萬噸。該項目是廣東省重點建設項目之一,也是陽西縣迄今為止投資最大的綠色建材產業項目。

項目最新進展
項目于今年1月初動工,3月24日,項目順利完成開工建設“第一爆”,目前已進入場平土建階段,為整體系統建設打好基礎。
該項目主要由礦山開采、砂石工廠、長距離運輸廊道三大部分組成,同時配套建設F1#~F2#泊位等級為2個5萬噸級的碼頭,配置3臺裝船機。項目開采規模每年3000萬噸,投產后,生產的高品質砂石骨料,可通過海運輻射粵港澳大灣區主要中心城市、服務區域建設。

項目效果圖
該項目投資方中國電建集團是世界五百強企業,是國內綠色建材產業發展的引領者之一。近年來,該集團相繼在云浮、肇慶、江門、廣州等地投資建設多個大型綠色礦山基地具有豐富的大型綠色砂石項目投資建設經驗。“陽西縣綠色礦區礦產儲量豐富,具有海運便利、輻射廣的獨特優勢。”中國電建水電八局綠色建材公司長九新材料(廣東)工程項目部黨支部副書記文峰說,2022年7月,中國電建集團以16億元競得采礦權后,陽西縣在前期勘探、方案編制、效益評估、征地拆遷、證書辦理等方面都給予了大力支持,項目建設得以加快推進。
走進項目建設現場,山體上各種大型工程機械開足馬力開山破土一輛輛運輸車忙碌地來回穿梭,近200名工人手持工具各司其職、相互配合一片火熱的建設場景。

值得注意的是,相較于灰塵彌漫的傳統采礦產業,該項目在建設過程中把生態環保作為重要考量指標。“現場鋪設超10萬平方米的密目網,可有效抑制塵土。同時我們做好植被綠化和定期灑水除塵工作。”現場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從爆破、開采、篩分到運輸均采取綠色環保方式最大程度降低揚塵、噪聲等污染。

在后續建設中該礦區將繼續秉承“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智慧決策、智能運營”理念,采用先進的爆破采礦技術,配套建設廢水循環處理利用系統,發揮綠色砂石“投資、建設、開采、生產、運營、修復”全產業鏈一體化優勢,全力建設“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數字化、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示范性綠色礦山。
陽西縣鳳凰嶺礦區一期項目總投資約52億元,建設運營期9年,資源儲量約2億噸,開采規模每年3000萬噸,是集開采、運輸、加工和銷售一體的綠色建材基地。

項目效果圖
項目建成后,預計年產值超20億元,納稅3億元,帶動就業近千人。
作為綠色機制砂石技術的開創者、行業標準的制定者,近年來,中國電建充分發揮自身技術優勢、資金優勢和管理優勢,進一步加大在粵港澳大灣區的投資力度和功能布局,相繼在云浮云安、肇慶廣寧、江門臺山、云浮郁南、廣州花都等地投資建設多個大型綠色礦山基地。
中國電建緊扣國家戰略及“十四五”規劃,聚焦“水、能、砂、城、數”主責主業,以砂為介,點石成金,相繼為三峽工程、南水北調、白鶴灘水電站、川藏鐵路等國之重器,供應了優質、環保、充足的綠色砂石骨料,綠色砂石資源儲量達到84億噸,設計年產能接近5億噸,成為國內儲量最大的綠色砂石供應服務商。
在中電建“水能砂城數”五大板塊中,砂石板塊已上升到第三位,形成綠色砂石產業“東西南北中”全方位發展格局,并將逐步發展壯大華東、華北、華南、西南等地區的綠色砂石產銷網絡。
中電建持續布局全國砂石產業是近年來大型央企、國企持續入局砂石產業的一個縮影,大大推動砂石行業的集約化、綠色化、規模化發展,也深刻改變了我國砂石市場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