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中國建材發布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個月之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報告期內,中國建材未經審核收入為人民幣1023.74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8.5%;未經審核權益持有者應占利潤為人民幣14.04億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74.9%;每股基本盈利為人民幣0.166元,較2022年同期下降74.9%。
2023上半年,中建材基礎建材產品平均售價同比下降:
骨料方面,銷售6930.3萬噸,同比增長19.3%;平均售價38.9元/噸,同比下降12.2%;
水泥方面,銷售約1.3億噸,同比下降0.9%;平均售價301.5元/噸,同比下降15.1%;
熟料方面,銷售1538萬噸,同比下降14.7%;平均售價268元/噸,同比下降19.4%;
商混方面,銷售3564.7萬方,同比下降9.7%;平均售價384.3元/方,同比下降14.2%。
另外,2023上半年,中建材積極開展綠色礦山和生態廠區建設,截至2023年6月底,擁有國家級綠色礦山42座、省級綠色礦山68座,擁有國家級綠色工廠141個,省級綠色工廠69個。

科技創新、數字轉型 穩步推進骨料項目
2023上半年,中建材面對嚴峻形勢,堅持目標導向,承壓前行、穩中見韌。持續推進行業生態建設,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精準錯峰、剛性錯峰;堅持三精管理,全力降本增效,強化成本費用精細化管控,優化原煤供給,提高煤炭集中采購比率;聚焦管理創新,新天山區域公司間建立互助提升機制;穩步推進骨料項目建設,加快推動特種水泥布局優化,深耕細作優化商混精細管理;聚焦專業化整合,寧夏建材項目和祁連山項目取得階段性進展。
科技創新支撐更加有力。持續完善科技創新體系,探索原創技術與創新成果產業化的差異化管理,全力推進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建設。加快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全力推進母公司13項揭榜掛帥項目實施,力爭在綠色低碳技術、高性能纖維及復合材料等方向突破一批「卡脖子」技術。強化產學研深度融合,加快一批科技成果轉化應用,推進產業鏈、創新鏈深度融合。2023年上半年本集團制修訂國際標準3項、國家標準13項,累計擁有高新技術企業218家,有效專利1.4萬件,其中發明專利3238件。
數字化智能化升級步伐加快,2023年上半年新增智能化生產線8條,累計建成智能化生產線85條,北新建材上線試運行電子商城。推動數字價值化發展,“我找車”數字物流平臺在做大體量、做通模式、做出質量和做優服務方面取得階段性成果。截至2023年6月底,累計開展兩化融合貫標企業100家,入選工信部數字化轉型試點示范項目/案例29項。
展望下半年 拓展國內國際市場
2023年下半年,我國經濟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但發展韌性強、潛力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運行整體回升向好。隨著政府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政策效果持續顯現,積壓需求有望逐漸釋放,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下半年,中建材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的首要任務,圍繞提高核心競爭力和增強核心功能,重點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是強化戰略引領,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開展“十四五”規劃中期評估與調整,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國民經濟主戰場、全球科技前沿及高成長性領域加強布局,堅持基礎建材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兩端發力,拓展國內國際市場,堅持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
二是錨定“一增一減四提升”經營指標體系,突出價值創造。把握好現金流、價格、銷量、成本和“兩金”的平衡,聚焦效益、效率,提升經營質量、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三是全面優化升級,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基礎建材板塊,通過“水泥+”拓展盈利空間,通過國際化拓展需求空間,通過“雙碳”拓展可持續發展空間;戰略性新興產業,圍繞國資委央企產業換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聚焦15個重點產業領域方向,構建梯度戰略。
四是增強改革賦能,協同推進改革攻堅走深走實。實施國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動,建立工作方案與臺賬,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現代公司治理、深化市場化經營機制改革;推進中長期激勵提質擴面,拓展科研人才激勵;以市場化方式持續推動專業化整合,加速基礎建材板塊第二階段整合,推進新材料板塊整合,深化風電葉片業務融合,進一步提升產品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影響力。
五是加強價值管理,提升價值實現能力。加快推進世界一流企業建設,多層次、多領域組織開展對標世界一流企業價值創造行動,聚焦主攻方向加強能力建設;持續開展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專項行動,持續優化ESG工作,繼續做好投資者關系管理,講好資本市場故事,堅持價值創造與價值實現兼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