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成空間攜手中國華能共同打造的江蘇常州港錄安洲碼頭分布式氣膜光伏項目完成光伏安裝,標志著國內首套大規模“光伏+氣膜”電站項目正式建成。

▲國家電網報道中成空間國內首套“光伏+氣膜”電站項目建成

▲江蘇省人民政府報道中成空間“光伏+氣膜”電站項目建成

▲江蘇公共·新聞報道中成空間“光伏+氣膜”電站項目建成
該氣膜倉面積超27萬平方米,一次可堆存礦石等散貨150萬噸,從船到庫、從庫到船的裝卸流程均實現全封閉作業。錄安州分布式光伏項目總裝機容量11.6378WMp,其中氣膜膜面分布式光伏裝機功率7.66MWp,每年發電量可達1100萬千瓦時,相當于碼頭用電量的52%,實現“自發自用、余電上網”。項目建成運行后,預計每年可減少約9500噸二氧化碳、1.12噸二氧化硫等大氣污染物以及28萬噸污水的排放,將有效避免揚塵外溢及水污染問題。
隨著項目的正式竣工,中成空間錄安洲散貨堆場氣膜倉成為了“氣墩墩”在港口建設中扎根脫土的第一站,也開啟了氣膜產品與港口建設高效聯動、深度融合的新篇章。中成空間依托二十多年豐富的行業經驗,一舉攻克太陽能光伏板輕質化、柔性化與氣膜一體化等難題,創新研發新能源光伏氣膜,可實現并網發電,自發自用,余電上網,同時產生的清潔能源可換取碳排放配額指標,社會效益及經濟效益顯著。
中成空間從1.0氣膜產品發展到現有的光伏氣膜4.0產品,為綠色零碳產業開拓了新的發展空間。目前300米超大跨度5.0氣膜產品正在研發階段,未來中成空間將持續創新氣膜技術,助力行業加快打造低碳發展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