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下午,廣東省清遠市英德市銀坑年產800萬方項目第一條生產線帶料試運行。據了解,該項目預計總投資29億元,計劃打造成為大型國家級綠色礦山標桿和智能化、數字化礦山生產示范基地。
80天完成粗碎車間的土建施工
32天完成中碎車間的土建施工
20天完成1臺旋回破碎機安裝施工
15天完成2臺圓錐破碎機設備等電氣安裝施工
整體進度比同類項目提前了半年……

2022年3月,項目業主清遠市粵晟綠色建材投資有限公司以16.56億元成功競得該采礦權。礦山資源儲量約1.41億方,主要用作建筑用機制碎石和機制砂,出讓年限13.6年(含基建期1年)。
2023年3月,該項目通過環評。根據環評公示,該項目開采規模為2136萬噸/年,年生產碎石約1597萬噸,機制砂近436萬噸,尾泥92萬噸。

2023年9月28日,該項目舉辦斗輪洗砂機、砂脫水篩機以及細砂回收一體機設備單機首試儀式,正式進入設備全面調試階段。
2023年10月26日,該項目通過節能審查。
銀坑項目生產線總建筑面積約9萬平方米,建設內容含生產加工區廠房及輔助設施、生產生活區及配套設施、廠區道路和安全及環保治污設施等。自開工以來,在一線全體人員與各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克服了征租地困難、建設現場雨水天氣多、場外運輸及水電供應條件較差等諸多困難因素影響。并在建設過程中積極組織各方精心謀劃、提高施工效率,80天完成了粗碎車間的土建施工、20天完成了1臺旋回破碎機安裝施工、32天完成了中碎車間的土建施工、15天完成了2臺圓錐破碎機設備等電氣安裝施工,整體進度比同類項目提前了半年,大大縮短了項目建設周期。
在施工建設過程中,該項目在集團領導與相關部門的指導下,遵循“技術領先、品質可靠、節能環保、智能智慧”的設計宗旨,采用了“三段一回路”的生產工藝,實現將開采原礦分級破碎,最終形成機制砂及碎石;石粉全部作為機制精品砂,尾泥全部用于生產復綠,污水全部經過處理后再循環使用,實現資源利用最大化,堅持“綠色開采、綠色生產”原則,堅決做到零污染、零排放。
接下來,各參建單位將繼續堅定銀坑項目大抓快干的信心和決心,以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精神,奮力沖刺項目投產重大目標;以敢于突破創新的意識,力爭在項目建設進程再創第二條生產線“加速度”,堅決打好省重點項目建設攻堅戰,積極發揮以項目促投資、以投資促經濟增長的作用,把銀坑項目建設成為當地的“強引擎”和“硬支撐”,助力集團加快實現建筑全產業鏈強鏈、補鏈與高質量快速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