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誕生地,浙江省一直是綠色礦山建設的領航者和創新實踐者。浙江作為智能化綠色礦山建設先行先試地,率先提出智能化綠色礦山概念,著力打造了綠色礦山浙江升級版。
2022年5月,中國能建葛洲壩一公司舟山市金塘東岙山建筑用石料礦項目啟動基礎數字化建設,并于2023年8月,該項目順利通過了由浙江省地質院礦業綠色發展研究所、浙江省自然資源廳、舟山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的基礎數字化礦山驗收。這也標志著該項目成為浙江省首家通過基礎數字化驗收的礦山項目,為推動浙江省礦山數字化轉型提供了示范樣本。
據了解, 2021年6月,中國葛洲壩集團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以10.37億元成功競得定海區金塘東岙山廢棄礦山治理暨上岙智能集裝箱港區東岙山配套綜合物流基地項目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采礦權,起拍價5.6億,平均拍得資源單價46.86元/噸。
該礦權位于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區金塘鎮新豐村、海港村,開采礦種為建筑用石料(凝灰巖),出讓年限4年,生產規模620萬噸/年。礦區范圍內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資源儲量865.03萬立方米(2212.86萬噸)。

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結合葛洲壩浙江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應用需求,該項目綜合運用遙感、地理信息、工作流引擎、物聯網大數據平臺等先進技術,打造了礦山“142+2”體系即三維地質模型、越界開采預警、全方位視頻監控、粉塵實時監測、人員車輛實時定位跟蹤、數據集成平臺和場景應用平臺,以及邊坡安全在線監測和風險管控與隱患治理模塊,做到了礦山開采、運輸、加工、銷售等多環節的可視化、動態化、智慧化管理,在安全生產、規避風險、防范隱患、降本增效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
智慧監控 守護安全
通過視頻監控+AI分析,實現對礦區各個生產環節進行全天候、無死角的實時監控,并對礦企生產人員的行為進行有效的智能監管。此外,借助實時的智能分析功能,能夠快速準確地識別出生產人員可能存在的不安全生產行為,進而及時采取相應的干預措施,全面提升礦企的安全生產水平。

物聯感知 規避風險
通過整合粉塵濃度監測、位移傳感器、車載GPS等實時物聯網設備的數據接入,實現對礦區生態環境指標、安全狀況和越界開采的全面、實時監控,以確保安全生產,規避潛在風險與違規行為。

強化風控 筑牢防線
通過實施風險分級管理與隱患排查整治措施,結合全面深入的安全檢查,建立風險隱患數據庫,并依據分級制度落實整改措施,形成了閉環管理體系。通過對全礦山風險點的清晰辨識與有效監控,確保隱患無所遁形,風險管控措施始終穩固可靠。

數字轉型 降本增效
通過建設礦山基礎數字化平臺,應用各類傳感感知、監測預警、智能決策等先進信息化技術,全面集成各個子系統,形成智能管控“一張圖”,實現數據互聯互通和智能聯動,解決既有系統的信息孤島問題,避免了各專業各系統的單打獨斗,保證了礦山管控高效化,能夠顯著提升礦山生產效率與安全水平,總體上降低企業成本。

聚焦空間治理數字化的宏偉藍圖,舟山市金塘東岙山建筑用石料礦全力推進礦山的數字化建設。通過運用數字化理念、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手段,實現礦山生產要素的全面數字化、應用場景的直觀可視化以及管理決策的智能化控制,增強礦企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賦能礦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全國一流水平的標桿型智能化綠色礦山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