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在中電建召開的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中電建董事長丁焰章表示,公司已將礦業定位為海外業務的五大主業(“水、能、城、礦、數”)之一,礦業工程正成長為推動公司國際業務發展的新的重要增長極。
據了解,中電建是目前國內砂石資源儲量最大的企業,也是現階段規劃砂石年產能最大的企業。截至2023年末,中電建獲取綠色砂石資源儲量89.34億噸,設計產能達5.05億噸/年,投運產能達1.32億噸/年。
2022年4月底,中電建召開2021年度業績說明會,董事長丁焰章曾表示,綠色砂石正處于搶灘布局的關鍵期,將繼續搶占優質資源,做強做優做大綠色砂石建材業務。
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中電建共獲取砂石資源項目6個,年產能1.3億噸;2022年,中電建加速布局砂石行業,資源大幅增加,綠色砂石礦權增加至22個,設計年產能達4.69億噸,在“砂”業務板塊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
設計產能達5.05億噸/年!不再聚焦“砂”業務板塊?
據悉,中電建在2021年度報告中首次提出聚焦“水能城砂”四大主業,明確積極搶占綠色砂石資源,全力打造中國電建“綠色砂石”品牌。2021年中電建綠色砂石建材業務完成投資20.79億元,截至2021年底擁有6個砂石項目,資源儲量30.43億噸,年產1.345億噸。
2022年度報告中,中電建更是提高“砂”的地位,提出聚焦“水、能、砂、城、數”五大主業,加大了綠色砂石業務布局,打造綠色砂石產品產業鏈,持續擴大中國電建綠色砂石品牌影響力。截至2022年末,中電建獲取綠色砂石項目采礦權共計22個,資源儲量達到85.68億噸,設計年產能4.69億噸,在“砂”業務板塊提前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在2023年度報告中,中電建表示聚焦主責主業,加快推動“水、能、城、數”協同發展,刪去了“砂”這一在2021-2022年度報告中的主營業務。據悉,截至2023年末,中電建綠色砂石資源儲備量89.34億噸,設計產能達5.05億噸/年,投運產能達1.32億噸/年。2023年度銷量約為9000萬噸,營業收入為46.3億元。
2023年中,中電建砂石項目領導曾向砂石骨料網記者透露,目前,中電建綠色砂石布局已基本完整,不會再大量獲礦,會在現有基礎上做一些完善和補充,未來工作重點也將有所轉移。此次,刪除“砂”業務或與此有關。

海外礦業新簽合同額約280億元
日前,在中電建召開的2023年度業績說明會上,中電建董事長丁焰章表示,2023年,中電建海外礦業項目新簽合同總金額約280億元人民幣,此外還簽約了數量眾多的礦業配套交通、供配電等基礎設施工程項目。
丁董指出,中電建擁有近20年的海外礦業項目實施經驗,在海外礦業工程領域具有較強的體系化能力,業務涉及礦山開拓剝采、選冶、尾礦庫,以及礦業配套供電、道路、港航等基建領域,能為海外礦業項目提供全產業鏈、體系化的解決方案。
截止目前,中電建已在海外40余個國家承接了近150個礦業工程項目,業務范圍涉及能源礦產、金屬礦產和非金屬礦產,超過15種工業礦種,如鐵礦、煤礦、鈾礦、銅礦、銅鈷礦、金礦、鋁土礦、鎳礦、鋰礦、鉀肥、磷礦、鉛鋅礦,及砂石骨料建材礦產等。
此外,中電建承接及完成了諸多大型海外礦業工程項目。如,亞洲最大濕法銅項目——萬寶礦業緬甸蒙育瓦萊比塘銅礦項目剝采工程、華剛礦業剛果(金)特大型銅鈷礦-SICOMINES銅鈷礦露天剝采項目等。
在項目執行過程中,中電建高度關注項目的合法合規性及安全、質量、綠色生態環保等方面的要求,充分了解和尊重當地法律及文化,保持與當地政府的順暢溝通,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主動本土化發展,做到依法合規運營;同時建立風險預警機制,關注當地法律政策和輿情動向,利用多種方式盡可能友好解決爭議。
未來,中電建將嚴格按照國資委劃定的主業范圍,仍以工程承包為主推動海外礦業發展。
連續兩年新簽合同破萬億
據了解,2023年,中電建實現營業收入6084.39億元,同比增長6.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29.88億元,同比增長13.58%。
在新簽合同上,中電建已連續兩年破萬億。
2022年中電建累計完成新簽合同額1.009萬億元(10091.86億元),成功邁入萬億俱樂部,相較于2021年總新簽合同額增長了2289億元,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發展的優秀答卷。
2023年,中電建新簽合同金額約1.14萬億元(11428.44億元),同比增長13.24%,再次邁上萬億俱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