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山西焦煤獲悉,該集團今年有14座礦山被評為省級綠色礦山。截至目前,山西焦煤已累計創建部、省級綠色礦山41座,綠色礦山建成率達44.5%,預計到今年年底該創建比例將達到70%以上。

圖為山西焦煤霍州煤電呂臨能化公司矸石山遠景
所謂綠色礦山,是指在礦產資源開發全過程中,實施科學有序開采,對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擾動控制在可控范圍內,實現礦區環境生態化、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企業管理規范化和礦區社區和諧化的礦山。據悉,入選綠色礦山的企業,可在開采配額、開采指標、礦業權投放計劃等方面獲得優先權,并可優先享受財稅政策支持和綠色金融扶持政策。
積極推動煤炭產業綠色低碳發展,是山西焦煤近年來的工作重點之一。為加緊推廣綠色開采技術,山西焦煤在生產礦井全面實施“110”工法和無煤柱開采,大力推動充填開采、保水開采工作有序開展,有效擴大優質供給,推動煤炭生產降能耗、提能效。據了解,“110”工法已應用于19座礦井74個工作面。同時,加快實施礦井智能化升級改造,打造集“一個大數據中心”“一張網”“一張圖”“一個應用平臺”和N個應用子系統于一體的智能化煤礦信息系統體系。目前,山西焦煤已累計建成27座智能化礦山、179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
“我們以標準化污水廠創建工作為重點,構建起礦井水‘防治用’一體化治理模式,所屬192個礦井水處理廠和生活水處理廠現已全部完成標準化創建,整體運行成本同比下降5%以上。”該集團工作人員介紹。廢水治理之外,山西焦煤的廢氣和固廢治理也頗有成效。2023年,山西焦煤抽采瓦斯綜合利用率達42.38%,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0余萬噸。該集團所屬10座瓦斯突出礦井、20座高濃度瓦斯礦井目前全部建有瓦斯抽采裝置,已建成的20座瓦斯發電站實現年發電量6.42億千瓦時、年利用瓦斯量2.5億立方米,8臺瓦斯鍋爐年利用瓦斯量1562萬立方米。圍繞廢氣瓦斯治理,山西焦煤構建起瓦斯抽采利用全鏈條管理體系,其“分級利用、效率優先”的梯級利用模式為煤炭企業瓦斯治理提供了可借鑒的“山西焦煤方案”。固廢煤矸石治理方面,煤矸石“產排治”全流程管控和多途徑綜合利用體系已全面建成,降本增效作用日益凸顯。
傳統產業之外,山西焦煤還積極推進分布式清潔能源開發,完善多種能源布局。大力開展集中式光伏電站建設、礦區分布式光伏開發、余熱余氣利用等工作,進一步提高清潔能源開發與利用率。現已建成靈丘60MW光伏發電項目等7座光伏發電站,實現年發電量1.3億千瓦時,節約標煤4.3萬噸/年,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12萬噸。隨著涵蓋碳戰略、碳計量、碳交易等全價值鏈的碳資產經營管理體系的建成,山西焦煤在延伸碳產業鏈條、強化碳資產管理發展方面愈發強勁。據了解,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2021—2022年第二履約期,僅興能電廠就實現碳配額盈余300萬噸,實現碳資產收益2億元。
堅持以綠色發展作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山西焦煤將目光投向“零碳”物流運輸。今年以來,山西焦煤加快智慧物流云平臺建設,向物流配送“零碳”新模式快步邁進。截至目前,山西焦煤物流運輸國六、新能源車貨運量占比達60%,原料煤入洗、廠區短倒新能源車、清潔能源車占比達40%以上,500公里以上煤炭運輸鐵路貨運量占比達95%以上。優化運輸組織效能、大力發展多式聯運、推動大宗物資和中長距離貨物運輸“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為客戶“量身打造”綠色運輸新模式……山西焦煤篤定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