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援疆前指認真貫徹第九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工作會議精神,緊緊圍繞新疆“八大產業集群”與和田地區“五大產業集群”部署,搶抓國家新一輪找礦戰略行動,用好援疆政策,創新合作模式,加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積極發展和田綠色礦業領域新質生產力,實現天津產業援疆新突破。
精準扶持 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行動
一方面,天津市援疆前指充分發揮天津礦產資源勘探技術人才優勢,圍繞和田地區超大型金屬礦床集中區資源稟賦,聚焦打造綠色礦業產業集群中心任務,積極助力當地開展新一輪找礦行動,協調推動天津華北地質勘查局(以下簡稱“華勘局”)重啟和田地區礦業援疆計劃,在東三縣重點找礦遠景區域開展野外踏查工作,篩選出臥龍崗汞銻礦等具有較好找礦潛力的優質靶區3個,取得新突破。另一方面,天津市援疆前指出臺《天津援疆產業發展扶持資金使用指導意見》,每年安排援疆資金6000萬元用于支持重點產業發展,并首次將有色金屬礦產調查補貼納入其中,明確重點支持在《新疆和田東三縣礦產資源遠景調查》項目成果基礎上繼續開展新一輪地質礦產調查的單位,按照單位自行實際投入50%比例進行事后補貼,并持續支持華勘局申請國家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專項資金、天津援疆產業發展扶持資金等,激發礦業權市場活力,加速釋放礦產資源潛力。
完善鏈條 推進和田礦業全產業鏈發展
一是著力打造前端檢測鏈。天津市援疆前指協調推動天津市質量檢驗研究院與和田地區質量與計量檢測所簽署《援建新疆和田地區礦業檢測實驗室合作框架協議》,設立“天津市質量檢驗研究院援疆和田地區礦業檢測服務中心”實驗室,投入援疆資金515萬元用于中心設備采購、實驗室改造等,幫助專業實驗室進行業務升級、資質提升,并建立長期合作模式,有效填補和田礦石元素含量檢測領域空白。在服務本地礦業發展的基礎上,檢測服務將逐步輻射喀什、阿克蘇等南疆片區。二是著力打造上游探采鏈。天津市援疆前指協調推動華勘局與和田地區行政公署達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用好各類政策支持及自有資金,以東三縣礦業援疆為發力點,快速摸清礦產資源家底,大力推進有色及稀有金屬礦產資源勘探開發,打造探采選冶一體化全產業鏈條,積極探索新一輪礦業產業援疆新模式。三是著力打造中下游選冶深加工鏈。天津市援疆前指深入開展產業招商,充分挖掘頭部企業資源,引入礦產資源冶煉及副產品深加工等領域先進企業,補齊下游精深加工產業鏈條短板,推動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參與、多方帶動”的多方協作模式,形成特色鮮明、優勢突出、有發展潛力的現代金屬礦業產業體系。截至目前,已有多家領域頭部企業赴和田考察,與中國化學、榮程集團、德龍集團等10余家企業就綠色礦業勘探開發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積極支持總面積約10平方公里民豐縣有色金屬產業園開展規劃編制和企業招商,推動壯大民豐縣硝爾庫勒銻礦、盼水河銻鉛礦開發基地和銻冶煉基地建設,構建有色金屬、鉛鋅產業集“探礦、采礦、選礦、冶煉、精深加工”為一體的產業鏈體系。
人才驅動 加大和田礦業人才培養引進力度
一是實施“小組團”柔性人才援疆。天津市援疆前指發揮天津優勢精準引才,邀請天津礦業檢測機構、地質勘探機構“小組團”式柔性人才進行全面技術培訓和指導、建立實訓基地、開設培訓課程,為開展和田地質勘查、工程施工、檢驗檢測等相關業務提供專業技術支撐。天津市援疆前指會同受援單位在住宿、交通、生活等方面為柔性人才提供充分保障。二是加強本地專業人員培養。堅持“輸血+造血”相結合,天津市援疆前指支持和田職業技術學院開設礦山方向機電一體化技術專業,目前在校生102人,并建設和田地區首個產教聯合體,為志存鋰業、昆侖藍鉆等礦業企業開展訂單式專業人才培養。持續選派優秀干部人才、學生到天津高等院校、地質勘探機構、有色金屬檢測機構跟班學習,建立“師徒幫帶制”,手把手教經驗、傳方法、解難題,為和田礦業發展打下人才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