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委會成員未及時更新,部分人員已離職;采掘工程平面圖繪制不規范,無圖例,缺少井上、下配電系統圖和井下電氣設備布置圖;未制定施工期間的瓦斯災害防治措施、防滅火安全技術措施……”9月5日下午,在四川涼山州會理市白果灣鄉村煤礦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白果灣煤礦)會議室,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和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四川局“體檢”工作組正在與煤礦進行安全技術“體檢”反饋意見交流。
9月2日起,工作組專家對白果灣煤礦進行為期一周的安全技術“體檢”工作。專家們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數據采集、現場檢查等方式,深挖細查煤礦存在的問題隱患,并提出針對性的風險管控措施和安全生產改進措施意見。
白果灣煤礦是一處升級改造在建煤礦,目前處于礦井建設的一期工程階段。在此次安全“體檢”過程中,工作組發現該礦智能化程度不高、管理人員流動頻繁等問題,對煤礦安全建設帶來不利影響。
在主井口,煤礦企業設置了一臺空氣壓縮機,經了解該空氣壓縮機同時擔負壓風自救,現場沒有備用機組。“煤礦井下環境潮濕,空氣中充斥著粉塵水汽,一旦發生故障,不僅可能讓整個礦井的生產運營陷入停滯,更嚴重威脅著礦工的生命安全。”專家提醒煤礦負責人增加備用機組,以應對突發情況。
在巷道擴寬工程現場,專家們發現場地周邊地形坡度較大,松散堆積物較多,存在小規模落石和局部垮塌的風險,建議煤礦企業加強工業場地周邊的地質災害排查工作,并采取相應的治理措施。
“礦井已經停建多年,部分已掘巷道支護可能失效,在進入上述區域維修、檢查作業時存在發生冒頂、片幫傷人的風險。”在交流過程中,專家提醒煤礦安全負責人,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研判作業區域風險類型,編制針對性的安全技術措施。
此次檢查共發現問題隱患39條。針對檢查出的問題隱患,專家制作安全隱患及問題清單、重大風險及管控措施清單,并針對性提出9條安全生產改進措施意見。工作組就查出的問題現場與企業、地方監管部門充分交流、簽字確認。工作組要求會理市應急管理局對所有安全隱患責令限期整改,確保逐項整改到位。
“智能化建設和管理團隊的穩定性是煤礦安全生產的重要基礎,一定要加大這兩方面的投入和管理力度,提升煤礦整體安全管理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降低安全風險。”工作組負責人對煤礦負責人說。
當天下午,四川省應急管理廳工作人員還來到涼山州益門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對企業落實《關于防范遏制礦山領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的硬措施》的情況進行督導檢查。
工作人員調取了礦工的考勤記錄,通過人員位置檢測系統查看人員分布情況,未發現問題。根據該煤礦2024年重大風險管控清單,工作人員對其中的風險及管控措施進行了細致了解和檢查。工作人員對益門煤業負責人說:“當前煤礦領域安全形勢嚴峻復雜,一定要深刻吸取省內外煤礦安全事故教訓,嚴格落實‘八條硬措施’,任何時候都不能存在僥幸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