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提升與拓展,綜合性的創新管理已經成為礦山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舉措,而且在實現高質量發展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內蒙古礦業作為有色金屬行業內智慧化礦山標桿企業,以構建“價值創造卓越”型企業為抓手,經過多年的積累和探索,在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方面形成了一些經驗和做法。其中,采選聯動創新管理就是內蒙古礦業在國內首創的一種新的管理模式,打造采選聯合中控室,閉環式采礦選礦一體化同步生產,持續推進采選一體化協同管控。將選礦指標波動由事后調整變革為事前控制,克服了礦石品位低的資源劣勢,實現了低品位資源的高效利用。
2023年5月13日,內蒙古礦業采選聯動創新管理正式實施,打破了原有單一品位供選模式,建立了大區域開采、有效化配礦、差異化優選的采選聯合配礦模式。該創新管理方式實施一年多來,采礦損失率、貧化率直線下降,回采率、銅選礦回收率、鉬選礦回收率大幅上升,技術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為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內蒙古礦業根據南北礦段不同采區礦石性質和可選性進行分區配礦,遇到難選礦石及有害因素含量較高區域供選時,優化調整選礦藥劑制度和工藝流程操作參數,實現采選互通、差異選礦,提升了采礦、配礦能力和選礦效率,降低了生產成本。
采選專業建立數據共享平臺將生產過程中礦石地質信息、供礦礦石配比比例、供礦位置、破碎粒度、選礦有害因素含量、供礦儲礦分布、選礦技術參數,以及金屬回收率等情況進行有效整合,并通過整體把控將智力、過程和信息集成后,雙向分析影響生產的因素,精準定位問題根源,實現生產要素、組織結構、設備功能、工作效率的全面優化。
采礦部:堅定理念 精準預判 科學配礦
在采選聯動創新管理過程中,內蒙古礦業采礦部全面落實“原礦-小型實驗-選礦流程”的供配礦新模式,打通了制約選礦流程穩定的關鍵堵點,超前掌握礦量及礦石品位信息,運用三維物理性質地質模型精準預判礦石性質,并聯合選礦部試驗室進行爆堆選礦實驗。再根據試驗結果及選礦流程反饋數據不斷優化配礦方案,從根源保證礦石性質穩定。同時,利用礦塊品位模型進行細小夾巖剔除及零星礦體回收,做到供礦精細化之極致,保證入選礦石量、礦石品位和礦石性質“三達標”。
選礦部:優化調整 集成管控 提升指標
就如何選出高品質銅鉬精礦,內蒙古礦業選礦部試驗室首先利用供礦前的礦樣的選礦配礦試驗,確定不適選礦區域和最佳供礦比例,為區域開采和優級配礦提供技術支持。選礦技術人員根據各供礦區配礦比例開展階段性供礦樣品的選礦條件試驗,有針對性地調整選礦藥劑制度和浮選工藝技術參數,從而進一步穩定作業流程,提高選礦回收率。同時,選礦磨礦作業根據供礦礦石硬度信息調整皮帶配礦比例,優化補加球添加系數,提高磨礦效率,降低磨機生產鋼耗和能耗,降低選礦成本。
下一步,內蒙古礦業將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競爭力提升、現代化先行三大要素,堅持國際視野、行業標桿、集團領軍、烏山特色四大理念,錨定“創造雙價值、建設雙一流”的新時代現代化中國銅工業新高地戰略目標,進一步加大智慧化礦山建設力度,強化“四化”建設提升新質生產力,充分發揮智力優勢,持續快速推進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