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廣西壯族自治區堅持問題導向,準確把握礦山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主要任務,強力推進落實“八條硬措施”,切實提高煤礦本質安全水平,煤礦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同比下降50%。
高位推動,壓實責任鏈條。自治區政府組織召開全區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暨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推進會議,深入分析研判當前礦山安全生產面臨的形勢任務,要求全區各級各部門壓實責任鏈條,堅持嚴的基調、嚴的措施、嚴的氛圍,抓好礦山“八條硬措施”硬落實,在礦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再加勁、再發力,堅決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
專題宣講,營造安全氛圍。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會同國家礦山安監局廣西局印發《“學鐵規、明責任、硬落實、保安全”專項活動實施方案》,倡導開展“宣講一刻鐘”活動,即各級礦山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在組織開展礦山安全生產監管監察執法、監督檢查礦山安全監管工作,礦山企業及其上級公司在組織安全生產工作會議、組織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等活動時,都應有針對性地開展“八條硬措施”宣講,時間不少于15分鐘;自治區應急管理廳聯合廣西局組織各產煤市縣安全監管部門、煤礦企業負責人70余人開展專題宣講,營造硬措施硬落實的安全氛圍。
關口前移,筑牢安全防線。為做深化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治理工作,查清礦井各類隱蔽致災因素,超前防范安全風險,自治區應急管理廳會同國家礦山安監局廣西局召開全區煤礦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治理工作審查會議,發現問題162條,形成“一礦一報告”書面反饋各煤礦企業,督促煤礦持續強化隱蔽致災因素普查和重大災害治理工作。
齊抓共管,加強聯動配合。廣西煤礦監管監察部門形成“一制度三溝通五統一”工作機制。“一制度”即:每季度定期輪流組織召開礦山安全監管監察聯席會議制度,“三溝通”即:礦山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情況及時通報、重要部署及時溝通、重要文件及時抄送,“五統一”即:統一轉發上級有關礦山安全生產方面的文件、統一印發有關礦山安全生產方面的文件、統一召開有關礦山安全生產方面的會議、統一安排部署礦山安全生產全面工作、統一組織開展礦山安全生產專項行動。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監管監察力量,形成工作合力。
主動服務,全面分析研判。自治區應急管理廳聘請外省煤礦專家,對全區正常生產建設的煤礦開展解剖式安全體檢檢查,共發現問題493條,檢查組為企業列出問題清單,提出處置意見和針對性對策建議,并形成“一礦一冊”風險研判報告,消除“干慣了看慣了習慣了”的問題。
完善標準,制定雙重預防機制實施規范。自治區應急管理廳結合廣西各地雙重預防機制運行的現狀及煤炭企業的實際情況,組織完成地方標準《煤礦安全風險分級管控與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實施規范(征求意見稿)》的編制工作,規范構建雙重預防機制的程序和內容;進一步強化煤炭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推動雙重預防機制的建設和運行,從源頭上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確保隱患見底、措施到底、整改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