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從肇慶市融媒體中心獲悉,作為廣東省2022年重點建設項目,總投資69.3億元的肇慶潤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封開大排礦項目日開采骨料和礦石達6萬噸,主要銷往大灣區各大城市,投產至今共創造產值9.7億元,上繳稅收7347萬元,吸納就業人數超過550人。
據介紹,大排礦項目是肇慶市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點內容之一,也是市、縣通過優勢產業塑造、增強經濟發展動能、推動區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成果,央企服務國家戰略的成功范例。項目能夠有效地發揮封開縣礦產資源優勢向產業規模優勢、技術優勢轉換,做大做強封開綠色建材產業,促進傳統建材產業轉型升級,帶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壯大區域綜合實力。

肇慶潤信新材料有限公司封開大排礦項目。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永強 攝
“該項目設計年生產規模精品骨料及精品機制砂3000萬噸,總用地面積約7000畝,其骨料生產線全系統于2023年12月10日正式建成,露天礦山2023年4月通過安全設施驗收,2023年7月投料生產。”肇慶潤信新材料有限公司相關人員表示,礦山花崗巖可采儲量約4.27億噸,開采年限17年,包含礦山開采、骨料加工區、8.6千米長皮帶輸送、骨料儲運及配套碼頭等工程。
“之前,大排礦開采的石料仍然通過車輛運輸,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產能,增加了運輸成本。”相關人員表示,目前8.6千米長皮帶輸送、骨料儲運等配套項目已經建成,不僅能夠有效減少沿線生態破壞、水土流失,而且直通位于封開港區長崗作業區公用綜合碼頭的骨料儲運倉庫,日輸送石料達1萬噸,能夠滿足大排礦產能運輸要求。

位于封開港區長崗作業區公用綜合碼頭的骨料儲運倉庫已經建成。肇慶市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永強 攝
值得關注的是,8.6千米長皮帶輸送項目采用的托車型超節能帶式長皮帶輸送系統,同傳統的“托輥支撐型”帶式輸送機結構相比,首創全新的“雙梁支撐承托機構”和“托車型”超節能帶式輸送成套裝備,以及適配該機型的高轉矩密度、高性能散熱結構永磁電機和智能控制監測系統,具有超低能耗、能夠適應復雜環境的突出優勢。
當前肇慶潤信新材料有限公司正全力推進大排礦項目“一個平臺”+“七個系統”的智能化采礦全流程建設,現已初步實現全工序智能化模型,并于2024年4月29日成功協辦國家安全監察局廣東局非煤礦山智能化建設現場推進會,獲得現場參觀人員高度認可。
此外,2024年4月,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還在大排礦項目處設立了非煤露天礦山安全智能開采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重點實驗室,圍繞非煤露天礦山開采工序智能化、設備智能化、工程安全化等重大關鍵科學技術問題,結合國家非煤露天礦山生產理念及依托單位特色和學科優勢,主要開展非煤露天礦山透明地質關鍵技術、智能爆破理論及關鍵技術、鏟裝運排多工序智能協同技術、安全智能開采綜合預警體系四個方向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