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關于生態環境部五部門聯合等印發《國家重點推廣的低碳技術目錄(第五批)》(以下簡稱《目錄》),包括5個重點方向共103項低碳技術。砂石行業兩項技術成功入選,分別為:建筑領域降碳類技術(推廣類)中的《綠色環保節能智能制備高品質砂石關鍵技術》,以及工業領域降碳類技術(推廣類)的《節能低碳散料帶式輸送系統成套技術》。
《綠色環保節能智能制備高品質砂石關鍵技術》是中國電建所屬水電九局研發,秉承“以破代磨,濕篩干破”的理念,創新性地研發了高品質機制砂石的綠色低碳制備工藝,提出了高品質機制砂石制備的關鍵技術指標體系,填補了砂石制備工序中礦料和產品評價指標的空白。分別運用于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年產350萬噸砂石廠工程和淇縣二道莊年產1000萬噸廢棄礦山治理綜合利用工程。
《節能低碳散料帶式輸送系統成套技術》結合可記憶低滾動阻力膠帶技術、多點驅動分布非等功率平衡控制技術,保證輸送設備更加可靠、高效運行。利用礦石運輸地形的高落差,還可進行再生發電,實現礦石運輸過程的低碳排放。運用于重慶涪陵大業建材珍溪礦山年產2000萬~2600萬噸砂石骨料生產線的長距離膠帶機及成品料倉進料系統。
據悉,《目錄》強調,加快綠色低碳技術推廣應用,是推進綠色低碳科技自立自強的必然要求。近年來,砂石行業通過研發應用低碳技術,在提升企業綠色低碳科技領域自主創新能力的同時,推動綠色技術鏈、供應鏈和產業鏈的自主化。在逐步增強企業競爭力的同時,也為推動砂石行業高質量發展做出貢獻。


建筑領域降碳類技術(推廣類)
技術名稱:綠色環保節能智能制備高品質砂石關鍵技術
技術內容:該技術以“以破代磨,濕篩干破”為核心,結合“高品質機制砂石制備關鍵技術”“粗碎礦料識別及有害物質精準剔除”“高效整形調級破碎監測與控制”“粗骨料在線檢測與智能調控”和“細骨料在線監測與智能參配”等關鍵工藝技術,開發了高品質機制砂石全流程智能制備系統集成,在滿足綠色低碳制備前提下取消棒磨機能源電力消耗。
主要技術參數:產品質量符合《建設用砂》(GB/T 14684)I 類砂石標準且部分指標優于天然河砂,礦產資源利用率提升5%以上,用水量降低75%,能耗降低 10%~21%,粉塵和噪聲控制滿足 GB 16297-1996 和 GB 12348-2008標準要求。
技術適用范圍:適用于工程建設特種高性能混凝土專用砂石產品領域;綠色砂石建材領域;礦產品加工分選領域;固廢深度開發利用領域;礦山修復及地質災害治理領域。
典型項目:項目 1:廣東太平嶺核電廠一期砂石廠工程。建設規模:設計生產能力 350t/h,至一期合同結束累計生產240萬t砂石骨料。項目年碳減排量:較傳統砂石制備工藝技術,年碳減排量 273.84tCO2。
典型項目2:淇縣二道莊廢棄礦山治理綜合利用工程。建設規模:年產1000萬t,小時產量3000t。減碳效益:較傳統砂石制備工藝技術,年碳減排量8554.5tCO2。

工業領域降碳類技術(推廣類)
技術名稱:節能低碳散料帶式輸送系統成套技術
技術內容:該技術是基于機械、電力、建材、鋼鐵等領域的實際情況,在傳統帶式輸送技術上對輸送設備在運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所有工況(溫度、濕度、設備狀況、運行狀態等多方面因素)進行模擬分析,結合可記憶低滾動阻力膠帶技術、多點驅動分布非等功率平衡控制技術,保證輸送設備更加可靠、高效運行。利用礦石運輸地形的高落差,還可進行再生發電,實現礦石運輸過程的低碳排放。
主要技術參數:平均運輸能耗約為0.12kWh/t/km,下運發電功率約為0.8 kWh/t/km(高差)。
技術適用范圍:適用于山地礦山以及其他復雜地形礦石等物料大運量長距離輸送。
典型項目:
項目 1:珍溪礦山長距離膠帶機及成品料倉進料系統。建設規模:該工程規劃建設能力為2000萬~2600萬t砂石骨料生產系統。減碳效益:相較于汽車運輸模式,該項目年碳減排量為3.67萬tCO2。

珍溪礦山長距離膠帶機
項目 2:中國鋁業幾內亞Boffa 鋁土礦礦山項目輸送系統。建設規模:礦山外運成品礦規模1800萬t/a。減碳效益:相較于汽車運輸模式,該項目年碳減排量為 9277 t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