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北恩施巴東裝配式建筑及配套產業項目建設現場,100多名工人正進行樁基施工和骨料運輸廊道膠帶運輸機的安裝工作。截至目前,10公里骨料運輸廊道已全線貫通。項目施工現場負責人劉濤介紹,園區、礦山和碼頭采取分區段平行作業的模式。項目已開挖土石61萬立方米,各主要車間場平和支護已完成90%,一期工程預計今年6月完工。
據了解,該項目由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和湖北港口集團投資建設,總投資約24.37億元,由“一園一礦一廊道一碼頭”組成,即裝配式產業園、譚家梁子礦區、骨料運輸廊道和東瀼口物流碼頭。項目建成后,將礦山砂石料加工成修建房屋的預制梁、板、柱等建筑材料,銷往全國各地,實現裝配式建筑從“砂子”到“房子”的全產業鏈發展,促進建筑行業向綠色環保轉型。

施工人員在隧道內安裝膠帶運輸機
作為項目的“主動脈”,廊道工程全長約10公里,起點位于礦山加工區,高程752米,終點位于裝配式產業園,高程258米,采用單線長距離帶式輸送機運輸,是湖北單體最長的小斷面砂石骨料隧道,已實現全線貫通。未來,砂石骨料將通過該運輸廊道一站式進入園區,全程就像“坐地鐵”一樣。
裝配式建筑具有節約能源、減少能耗、綠色環保等優勢。為確保這一“綠動能”項目快速推進,該縣通過“一抓三保”(抓項目前期服務,保項目手續辦理、日常服務、跟蹤服務)等措施,加快推進項目建設。

雷家坪裝配式建筑產業園施工現場
“一期擬建3條裝配式構件生產線,主要生產高附加值綠色部品部件、整裝房屋等產品,產能為每小時3000噸。”中能建裝配式建筑科技(巴東)有限公司總經理熊東芳表示,一期達產后年產值可達6億元,新增關聯就業崗位約1000人,并帶動上下游多個產業協同發展。項目還將同步建設智能生態園、綠色低碳園、數字孿生園、5G應用園和綠色智慧礦山,實現全產業鏈發展。
熊東芳介紹,依托巴東的礦產資源和長江水運優勢,中能建巴東公司與葛洲壩、湖北交投等公司達成合作意向,開發了巴張高速滬渝滬蓉連接段、房五高速興長段、滬渝高速漢宜段等周邊重點項目,已簽訂產品預銷售合同15份,金額約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