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2025年遼寧省首批探礦權競拍現場。
墻上時鐘的指針指向14時,電子大屏上的金額仍在攀升。
14時23分,新一輪倒計時進入最后10秒,“這次差不多了吧。”工作人員做好記錄準備,誰知,倒數3秒時,“0009號”再次出價……
競價隨之再次展開,一輪又一輪。
“成交!”15時20分,經5個多小時、654次報價,建平縣深井鎮磷鐵礦普查探礦權最終被“0009號”以8564萬元競得。
“沒想到!”省自然資源廳礦管處副處長楊圣軍十分激動,“起拍價4萬,升值2140倍,這可是我省探礦權出讓史的新紀錄啊!”
雖是線上拍賣,但緊張感不減。競拍者隱藏在數字編號后出價,有的選擇先發制人,有的則頗為沉著冷靜,策略不同但目標一致——拿下心儀的礦。
“我們從去年開始采用線上競拍的方式出讓探礦權,這也是響應國家號召,鼓勵社會資本投入礦產資源勘查開采的舉措。相比從前的線下競買,這種方式更公平公正,也為省外企業提供了便利。”楊圣軍介紹,“就前幾日結果來看,競得人近一半為省外企業,平均每個礦的競價次數高于100次。”
企業的熱情折射的是我省礦業市場的火熱。近年來,遼寧不斷深化礦產資源管理改革,全省礦業權審批登記時間壓減到15個工作日以內,較改革前縮短70%以上。企業生產經營更舒適,投資意愿自然更強烈。深耕遼寧十幾年的華夏國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在這次競拍中拍得4宗,但總經理陳文新仍覺得“有遺憾”。
“我省礦產資源儲備較為充足,未來我們計劃每季度都用這樣的方式出讓一批國家緊缺戰略性礦種探礦權。企業競得后,可在規定區域內探礦,當探得的資源儲量達到一定要求時,可辦理相關證件,將探礦權轉為采礦權,再進行開發利用。”楊圣軍說。
“沒有參與經驗的企業需要做哪些準備?”記者問。
“我們會提前30個工作日在網上發布交易礦種的地理位置、出讓面積、前期勘察程度、起始價格等信息。”楊圣軍打開遼寧省公共資源交易網介紹,“有意向企業可在網站報名,取得資格后就可以在規定時間競拍了。”
話音剛落,成交的聲音再次傳來。看來,又一個企業得償所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