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省今年首批29宗戰略性礦產資源探礦權以網上掛牌方式集中出讓,吸引了113家社會資本積極競價,共拍出8.7987億元。此次出讓活動不僅展示了遼寧省礦業經濟的繁榮發展,也反映了該省在礦產資源管理改革上的顯著成效。

在此次掛牌出讓中,阜新蒙古族自治縣查馬屯鐵礦詳查探礦權經過196次激烈競價,最終以3.065億元的價格成功出讓,創下了遼寧省探礦權出讓金額的歷史紀錄。而遼寧省建平縣青峰山長皋磷鐵礦普查探礦權,從起始價23萬元開始,經過341輪競價,最終以1.4億元成交,成為本批次最“搶手”的項目。
這些高競價次數、高競價幅度和高成交價格的探礦權出讓情況,正是遼寧省礦業經濟繁榮發展的生動體現。這背后得益于遼寧省自然資源廳持續推進的礦產資源管理改革。近年來,該廳堅決落實遼寧省委、省政府有關礦產資源保障的決策部署,以服務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為總牽引,通過創新政策措施,優化流程,實現了從管理型政務向服務型政務的轉變,為企業減輕了負擔,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動了全省礦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在礦業權審批改革中,遼寧省形成了省、市、縣三級一體化同步審查的新模式,將礦業權審批登記時間壓縮至平均不足15個工作日,較改革前縮短了70%以上,節省了企業的成本。
在礦產資源儲量評審環節,遼寧省再造了評審流程,取消了紙質材料申報,改為網上受理,將辦理時限從60個工作日減至20個工作日。此外,礦業權登記環節、省級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等4個方案(報告)的評審(評估、備案)工作也都實現了在線辦理。
在礦業權出讓方面,遼寧省成立了礦業權出讓工作專班,以鐵、金、硼、銅、錳等緊缺戰略性礦產為主攻方向,科學劃定勘查開采區域,構建了區塊來源多樣、評價快速、有序出讓的工作機制。通過召開礦業權出讓項目推介會,采取現場和網絡直播同步進行的方式,提升了礦產資源配置效率,激發了礦業權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