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柳林縣通過科技賦能、創新驅動,推動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煤礦智能化建設成效顯著。
一是資源稟賦深厚,智能化轉型奠定堅實基礎。全縣80%以上國土面積含煤,遠景儲量達100億噸,現探明儲量61.7億噸,擁有27座煤礦,原煤產能4235萬噸,全年洗精煤能力達1億噸。作為山西乃至全國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柳林歷經幾代人銳意進取,煤炭生產從簡易落后逐步邁向大型現代化智慧煤礦,為智能化轉型奠定了堅實基礎。二是科技深度賦能,智能化建設成果顯著。柳林縣堅持科技賦能、創新驅動,推動煤炭產業自動化、數字化水平不斷提升,智能化水平全面提高。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9座智能化煤礦、54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4座煤礦實現5G入井。以柳林煤礦為例,其調度室智能綜合管理平臺可實時監控井下工人位置及采掘過程,104套各類攝像頭實現“無監控不作業”;安全監測監控系統助力風險管控與隱患閉環管理,AI健康檢測裝置和智能手表全時段守護職工健康,大幅提升安全管理能力。三是變革成效凸顯,實現“減人、提效、增安”目標。煤礦智能化改造帶來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成效顯著。一方面,改變了煤礦工人“苦、臟、累、險”的傳統形象;另一方面,推動井下采掘工人數量大幅減少,全縣煤礦主要系統實現“無人值守、有人巡檢”,每班平均減員1660人。同時,煤礦開采成本降低,生產效率和安全生產保障能力極大提升,年實現經濟效益8358.55萬元,基本達成“減人、提效、增安”目標。四是錨定發展方向,擘畫能源革命新路徑。煤礦智能化是煤炭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技術支撐,代表著先進生產力的發展方向。當前,柳林縣正推動5G、互聯網等信息技術與礦井采、掘、機、運、通等生產要素深度融合,一場數智化“烏金之變”持續深化。
下一步,柳林縣將統籌抓好煤礦智能綠色開采和清潔低碳高效利用,加快智能化改造步伐,實現數實融合、數智賦能,力爭蹚出能源革命的新路徑。